第18部分(2 / 4)

小說:中國力量 作者:剷除不公

,以及在安徽的合肥、蚌埠等地,廣廈雖然沒有“驚天”的動作,但也牢牢地在當地的地產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從1999年底到2002年底,短短三年之內,廣廈以“神兵天降”的奇謀、以“千里卷平崗”的態勢,穩穩地在中國地產市場上佔據了前列位置。廣廈的房產集團,也在幾年之內成了全國地產行業中的超級“巨無霸”,在全國擁有24家成員企業。

“天都模式”引發造城浪潮(1)

天都城專案,不僅是廣廈房地產業中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專案,也是中國房地產業中具有“模式”意義的專案。不過,在急速變化的大環境中,盛名之下的天都城也讓樓忠福深刻體會了樹大招風的驚險。

在2000年9月的杭州西湖博覽會上,天都城專案正式簽約。一個預計投資80億元、總建築面積近400萬平方米的“造城”專案正式誕生。

作為21世紀的“衛星城”,天都城涵蓋了一個城市所需要的大部分設施,預計可居住人口達10萬人。其專案內容包括歡樂四季公園、天都國際度假中心、歡樂大街、天都廣場、歡樂廣場、天都文化體育廣場、21世紀世界家居文化和建築藝術博覽會以及商業、運動、生活、娛樂、教育等相關配套。

廣廈計劃用6年到8年的時間打造天都城專案,並提出了“先做旅遊、後做房產、總體規劃、滾動開發”的發展模式。

無論是對廣廈,還是對中國房地產業,這無疑都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專案。它既是中國“造城運動”的開篇之作,也是中國城市化道路上“企業經營城市”理念的最早實踐和示範。以此為標誌,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模式,也立即從“大盤時代”進入了“造城時代”。

“天都城模式”,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社會各界,包括地產業界、媒體、學者、官員以及市民的熱捧。

2001年9月8日,“天都城”舉行第一次對外公開展示,立即吸引了8000多人前往追捧。這次展示推出的一期小區1000多套房子,一天內被預訂一空。而且每套房都有三個以上的買主預訂,創下房地產單日參觀和預訂人次最多的記錄。

這個火爆場面成了轟動杭州的新聞。第二天《浙江日報》、《錢江晚報》、《今日早報》、《浙江青年報》、《餘杭日報》和杭州電視臺,都不約而同地把這一訊息作為頭條新聞。

“天都城模式”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了全國各大城市的地產業界,地產商們聞風而動,立即跟進。圍繞“造城”的話題,2001年中國各地很快就興起“經營城市”、“經營土地”的熱潮。樓忠福一時風頭全國無雙,不僅成了“推動中國人居革命”的“造城英雄”,更成了才智魅力傾倒全國的“傳媒寵兒”。而樓忠福當時信心之足、幹勁之高,確實有一種“橫槊賦詩,雄視當世”的感覺。

隨著商家、學者、政府官員和輿論界的加入,各種以這些概念為主題的論壇和研討會風靡全國,經營城市、經營土地的概念在2002年被捧到了沸騰的溫度。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全國的市長們都在談論著如何以“經營城市”、“經營土地”的方式來加速城市化程序。另一方面,各地地產商的圈地運動也愈演愈烈。

這些顯然不是頭腦發熱、空穴來風的炒作,圍繞“造城”、“城市化”和“經營城市”、“經營土地”的話題之所以能在2001年和2002年時達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點,實質是中國現實發展中各方面因素導致的一個“均衡結果”。

經過改革開放二十餘年的高速發展,進入新的千年後,一路奔跑的中國人似乎突然發現自己遺忘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城市化。

雖然中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工業化(第二產業產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50%),但是中國的城市化水平還不到40%,這個比例不僅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也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落後於部分經濟發展水平不如中國的發展中國家。這一現實,不僅嚴重阻礙中國的現代化程序,也讓腰包日漸厚實的中國人民有點接受不了。

在這個大背景下,“企業造城”、“經營城市”、“經營土地”概念的出現,難免被視為中國解決城市化難題的對症妙藥和終南捷徑。

這確實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宏大話題,也是一個充滿想象空間的曠世機遇。別的不用說,光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的一句話,就足以讓人熱血沸騰——他斷言,21世紀有兩件事對世界影響最大:一是美國的高科技產業,二是中國的城市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