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確實是一項偉大的制度創新。
這個簡單的制度創新,對於當時的中國農業和農村地區的鄉鎮企業,可謂一劑對症良藥。這劑良藥不僅不會觸及當時高度敏感的所有權問題,而且很好地解決了公有制(集體所有制)最致命的效率低下問題。從所有權問題來看,企業雖然沒有變化,但承包後的企業一下子從公有制(集體所有制)情況下的所有者缺位的“無人負責局面”,一下子變成了與個人利益直接相關的“有人負責局面”。在這種情況下,負責經營的人幹好幹壞不再是一個樣了。既然企業的好壞跟個人的利益相關,在公有制中不可能發生作用的利益激勵機制就立即產生效果。從企業經營者的角度看,雖然他並沒有完全擁有這個企業,但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承包制已經清晰地界定了所有者和承包者之間的關係,作為所有者的政府再不能像從前那樣隨便干預企業的經營事務。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才可能真正得到施展的空間和條件。
承包制在1984年及隨後幾年在中國廣泛流行起來,很多規模巨大的國有企業也都推行這種制度創新。因為承包制而轟動中國的改革風雲人物馬勝利,也是在1984年開始在石家莊造紙廠推行承包制,而他的改革思路和勇氣也直接來自步鑫生的啟發。馬勝利的成功經過媒體宣傳後,很快便成為那個年代的英雄。他因此被評為首屆“中國優秀企業家”,罕有地贏得了兩個“五一勞動獎章”,其後他的經驗成為眾多國有企業模仿的物件。他的名字幾乎等同於改革英雄,而在短短几年內授予他的榮譽更是多達400餘項,他成了中國轉軌初期極富中國特色的一種新現象。
自身的經驗和當時改革的大氣候讓樓忠福明白承包制的巨大作用,所以他不僅跟鎮政府進行公司層面的承包,而且在公司內部也大力推行承包制,用自負盈虧的辦法激勵公司內部職工努力創業。
承包合同簽訂之後,已經到了元旦,樓忠福藉此機會立即在東陽縣電影院連放了三場###。此舉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效果十分顯著:一是慶祝自己簽訂的承包合同;二是感謝各方面對自己出任經理和承包經營的支援;三是宣傳一下城關建築公司;四是為當地百姓增添點娛樂生活。
在還沒有太多娛樂可言的上世紀80年代初,這一招確實很靈。樓忠福和城關建築公司的名聲一下子就在當地傳開了。這個小小的文化活動,也充分表明了樓忠福十分明白個人事業和社會公眾的關係、明白如何營造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外部環境、明白一些看似跟企業經營不相干的事情的價值所在★。
樓忠福後來能夠完成很多別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這種非凡的能力其實從這裡已經讓人隱隱感覺到——他能夠清楚看到並很好地運用那些別人知道其存在但卻掌握不了的東西。
txt小說上傳分享
堅硬的鐵錘(1)
戰局已經看清,決心也已橫下,但事情卻不能畢其功於一役。作為鐵匠的兒子,樓忠福知道一把利劍不是一錘就能打出來的,利劍需要多次煅燒、需要多次錘鍛、需要多次淬火。他明白要做點事情,不但要有膽量、魄力,還需要有耐心、韌勁。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絕大多數人的溫飽問題雖然有所緩解,但那時候的中國仍然是百廢待興,很多物資都極度短缺。所以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非常迅速,投資和消費的需求也非常旺盛,整個經濟增長也非常迅猛。到1985年,浙江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從1978年的億元增長到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從1978年的331元增長到1063元,第一次突破了1000元大關。浙江的建築業產值則從1978年的億元,增長到1985年的億元。
在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下,樓忠福根據大勢判斷東陽三建暫時的生存是不成問題的,因為浙江的建築業需求增長很快。那時候中國的建築高度和難度都比較低,對建築施工隊伍的各種要求都還比較粗放,整個建築市場還處在建築隊伍短缺的狀態,而且墊資、欠資的事情都還聞所未聞,開發方的資金一般都是有了真金白銀才搞建設,並且會預支一部分工程款★。因此只要有適當的市場佈局,憑藉公司將士們的勤奮、努力和拼搏精神,短期內業務量和利潤的增長都是有保障的。
他把市場分成三大“陣地”——東陽、杭州和寧波。東陽及金華周邊地區是傳統領地,人脈關係熟悉、市場資訊靈通,企業信譽基礎比較好,這塊傳統領地需要鞏固。浙江以外的業務,也屬東陽陣地。杭州是省會,市場大、要求高、操作規範,目前雖然成績不大,但這裡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