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她喜憂參半的原因,按說自女兒身子好了以來,和婉郡主的想法便是凡事都不會強行為難女兒,只要女兒一如現在這般每天都好好的,那往後她也就沒所求了,待女兒到了要出閣的日子,她就跟夫君一同為女兒尋了一門好親事,只求女兒過得順心就行。
可她真是沒有想到一向厚待她的太后會有意將女兒只給碩親王,太后說出口的時候,她當真是驚訝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這麼些年來難得在太后面前失禮,一來是被太后的看重所驚,二來也是因著事關女兒的終身大事。
所謂喜憂參半,喜其實算得是相對而言,雖說是想過要私下裡為女兒尋得一門好親事,但是說起來自家的孩子自是自個兒看著最好,是以動了心思以來,她也算是透過各種途徑瞧了不少人家的公子,卻要麼是還不算得了解,要麼總覺得配不上女兒。
本還為著這事特意回了孃親,與孃親和兩個嫂子好生商議了,叫她們幫著掌掌眼,她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親事是頭等大事,怎麼做都不覺得興師動眾。
如今卻是在還不曾有合意人選的時候,就被太后告知的話嚇到了,只是她沒有拒絕的原因之一就是她對碩親王其人並不陌生。
正因為是知道此人,是以她不知道若是拒絕了碩親王的親事,會不會叫太后不高興還在其次,關鍵是她也不能保證日後為女兒尋得的親事就會比碩親王好。
與喜相比,憂就顯得更為多些了,碩親王的身份在那裡擺著,如今京城裡數得上人家的女兒,除開有那進宮的心思的,實則更多的還真是都在盯著碩親王王妃的位置。
這是顯而易見的,皇上的人雖是榮寵,可後宮女人多,出身好的長得好的不勝其數,且選秀時常會有,誰也不知道即便是有了榮寵,又能夠保留到幾時。
可碩親王王妃就不同了,碩親王乃皇太后嫡出,當今聖上最為疼寵的親弟弟,年少英俊,文武雙全,若是得了指婚為碩親王王妃,這當是一門絕無僅有的好親了,更為重要的是,即便是日後還會有別人來,這嫡王妃的身份在那裡,總是還可以過得不錯的。
是以這位置不知道京城裡頭多少人家在惦記著,和婉郡主從前為女兒考慮的時候,也是在腦中一閃而過有過這樣的念頭,可卻是後來就打消了。
因著她想著,女兒如今性子不比尋常的大家閨秀,而他們一家心疼女兒,也從不忍心束縛她,這才想著找個尋常人家,哪怕門第低一些也沒關係,只要還有他們在,總也會顧著女兒,叫她過得順心。
而若是嫁給碩親王,若是碩親王能夠疼惜女兒還好,自是會顧著她的性子,不忍太過拘著,若恰恰相反,她真是擔心女兒日後會過得不舒心。
“碩親王?”良辰顯然還沒想到孃親想的那般多,她只是在聽到孃親說起這人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一時還不曾反應過來,只覺得這人有些耳熟,待又唸了一遍,忽而瞪大了眼睛:“孃親你說是碩親王?”
她就說覺得耳熟,就在今兒個她還在御花園差點兒與碩親王遇上,當然是玉綺公主和九皇子嚷著要追過去,而後來與兩人相處的一日中,目睹了碩親王送過來的東西,也在他們口中聽過數次碩親王的名字。
在良辰看來,這個被玉綺公主和九皇子時時掛在嘴邊放在心上的碩親王,想必是個對孩子極為有耐心的人,除此之外,便是從前打聽皇室人員資訊時聽到的那些,無非便是滿篇的溢美之詞,不過倒是也算得很是難得,因著當初打探算得是甚為隱秘,是以也不怕旁人會欺瞞,所以聽得的關於碩親王,除了為人較為冷淡外,倒是也不曾聽到旁的話。
可是就在今兒個還只是聽著有趣的人名,這會兒竟然就聽到說將會是自個兒指婚的物件,碩親王?太后的小兒子?所以太后的意思是要她嫁入皇家,給她的小兒子做王妃?
“辰兒……”和婉郡主正滿心苦思,一下子被女兒抬高的聲音嚇了一跳,有些遲疑地看了看女兒,這才出聲問道:“辰兒,你認得碩親王?”
聽得女兒那般口氣,該不會是第一次聽見碩親王的,否則不會是那般驚訝語氣,她瞭解女兒,若僅僅是因著碩親王身份高貴,她還不至於如此表現,那麼勢必這人她即便不熟悉也該是知道一些的,是以和婉郡主才會如此問道。
接著和婉郡主便是一直盯著女兒的神色看,她想知道女兒對將可能要指婚給碩親王一事是何種態度,厭惡或者喜歡?
良辰可不知道孃親是這樣想的,碩親王於她而言,不過是個稱謂,與這京城裡頭別的王爺或者是尋常人家的公子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