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集上的涿鹿商社,也安排周承允帶來的幾個錢糧師爺去了,縱然現在還不做生意,但架子得搭起來,而且還能把招募難民的訊息放出去。
等忙過這一陣之後,志文打算從李智和錢管事中挑一人,安排去涿鹿商社。
哈巴拉歪著腦袋想了想,“額祈葛說的對,幫鄭公子的忙那肯定得去。”
鄂力亞笑了笑,站起身正準備走,旁邊院落的門響了一聲,有人出來了。
“哈巴拉他娘,哈巴拉他娘!”一個婦人風風火火地嚷著,來到鄂力亞家門口,“喲,鄂力亞兄弟也在啊,你渾家呢?”
“張嫂!”鄂力亞點頭打了個招呼,不得不說,環境真是最好的老師,鄂力亞一家在山裡沒呆幾天,原來只粗通漢文的他們,就知道渾家是什麼意思,也能不太熟練的打招呼了。
“她在裡邊兒收拾東西,一會兒就出來,一起上工去啊?”這個婦人夫家姓張,住在他們隔壁,家裡男人種田,她則上工,也就是紡毛線織毛衣,沒幾天就和鄂力亞的婆姨熟了,上下工都在一起。
“張嬸兒早。”哈巴拉在一旁叫道。
“哎喲,這孩子嘴真甜。”張嬸兒被叫的喜笑顏開,伸手摸了摸哈巴拉的頭,只是摸著摸著,眼圈卻開始發紅了。
一旁的鄂力亞見狀,心中暗歎,這家人的情況他也聽人說過,據說是從陝北逃難過來的,兒子女兒都沒了,只剩老兩口,見到小孩都特別親,哈巴拉沒少拿他們家的吃食。
“張嫂!”鄂力亞輕咳一聲,“我有個主意。”
“啥?什麼主意?”張嬸兒將目光從哈巴拉身上收回,一臉迷糊地看著鄂力亞,不知他在說什麼。
鄂力亞雖然已會不少漢語,但骨子裡蒙人的直爽沒變,沒有兜圈子,直接開口說道,“我看戰隊裡那幫小子,有不少是孤兒,你就沒有想過去收養幾個?”
“收養戰隊的孤兒,行嗎?”張嬸兒喃喃問道。
第381章 農忙閒話(2)
“有什麼不行的?”鄂力亞反問,“這幾天我天天和這幫小子在一起,別看他們個個要強的不得了,可閒下來的時候,也有人會躲著哭鼻子,我知道,那肯定是想爹孃了唄,你就是給他們縫縫補補,有空一起吃頓飯,你把他們當兒子,他們自然會把你當孃的。”
張嬸兒呆了一小會兒,揚起手朝自己腿上狠狠拍了一下,“對啊,我以前怎麼沒有想到呢!等會兒我就去找小志,跟他說說去。”
原來這個張嬸兒,就是花花的母親,跟著志文到了涿鹿山,已經安定下來了,只是兒子慘死,閨女沒了蹤跡,兩人年紀已大,也沒想著還能再生,膝下無子,一直耿耿於懷。
之前不是沒有想過收養幾個孤兒,只是逃難途中顧不上,到了涿鹿山又忙得不可開交,就把這事兒漸漸忘了,偶而想起來的時候,大多數孤兒都去了戰隊,戰隊隊員在涿鹿山地位極高,她也就淡了心思。
“謝謝你啊,鄂力亞兄弟。”張嬸兒說道,隨即一拍腦袋,“哎呀,你說我這腦子,被你出的這主意都歡喜得把正事兒都忘了,來來來,這是給哈巴拉的東西。”
說罷從懷裡掏出幾個紫色的物事,遞給鄂力亞。
“這。。。這可不行,”鄂力亞連忙推卻,他知道這叫紅薯,是山裡種的一種糧食,這兩天剛成熟,正在收割,“張嫂,這是張哥辛苦種出來的,大家都不容易,還是留著自己吃吧。”
“你就拿著吧,鄂力亞兄弟。”張哥從自家小院裡走出來,順手帶上院門,一隻手拿著鋤頭,肩上挑著根扁擔,兩頭是兩個大簸籮,“這玩意兒啊,地裡多的是,我種了十畝,即便交了三成的那什麼種子費,也多的吃不完。”
“就是,客氣啥,鄂力亞兄弟。”張嬸不由分說,將手中的紅薯硬塞給了哈巴拉,古語說的好,“倉稟實而知禮節”,張嬸兒以前那麼算計的一個人,有了存糧後,人也爽朗大方了許多。
“烤著吃最好,又香又甜,不過吃多了容易上火,”張嬸接著傳授經驗,“要是怕上火就蒸著吃。”
“那。。。就多謝張哥張嫂了。”鄂力亞道謝,又對哈巴拉說道,“還不謝謝張叔張嬸兒。”
“客氣啥。”張哥已經走到了鄂力亞身邊,臉上的神情混合著喜悅、滿足、自豪,還有深深的崇拜,“鄂力亞兄弟,現在咱家裡不缺糧食,你猜,我十畝地能收多少斤糧?”
“不知道。”鄂力亞老實搖頭,他於農事實在是不通。
張哥伸出一個指頭,得意地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