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夫和宋獻策,但在賀文瑞面前,就不能這般藏著掖著了,是以尚在路上之時,周承允就向賀文瑞坦承,一個叫鄭志文的少年,不僅是涿鹿商社的大股東,更是涿鹿山的實際掌控人。
“大人謬讚。”志文不知該如何回答,嘴裡只能重複著沒甚營養的話。
“好了,不用客套,論年紀我算得上你叔伯一輩,若不嫌棄,你就喚我一聲賀世叔,我叫你賢侄如何?”賀文瑞很是豪爽地直接說道。
這是什麼情況,怎麼才一見面就要認親?
志文用眼角餘光朝周承允那兒瞟了一眼,見他拼命眨眼點頭,急忙躬身道,“世叔既然有令,小侄敢不從命。”
他反應奇快,這番回答與賀文瑞的問話銜接得幾無罅隙,避免了雙方的尷尬。
“好,我這賢侄,年齡雖小,卻闖下了諾大基業,當真是年輕有為啊。”賀文瑞大聲讚道,隨後用手向外一指,“賢侄啊,我來問你,那些難民,你打算怎生安置他們?”
這才是賀知州尚未真正核實清楚糧食產量,就態度大好,不但不要人跪拜,還口稱賢侄的真正原因。
賀文瑞初到商社大門口,就看到了鎮外有條不紊進發的難民大隊,詢問之下,才知道涿鹿山不僅自己種地織衣,還大量招募難民,令他頗感意外,這是撿到寶了啊。
連年天災,各地難民都不少,怎麼處置這些人,就成了當地官府的難題,置之不理的話,治安大壞不說,還有可能引發民變,一旦有亂,那這官也就當到頭了。
第436章 賀知州的擔憂
若要賑濟,府庫裡可拿不出多少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