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1 / 4)

就這樣,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因為出發點的不同而分道揚鑣。中國文化走上了一條重經驗,輕邏輯,貴領悟,輕理性,重視人際關係,反對冒險輕視創新的中庸之路。對於中國文化來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這樣的體系,雖說是一種“王道”,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在具體方式上,缺乏落實的手段,完全可以說是美好的一廂情願。比如說,假如沒有科學,社會如何能發展?沒有深入的數學知識,科學體系又如何能立住腳?只有透過社會的進步,才能實現國力的增強,只有國力增強了,才是“王道”的基礎。——這一切,在中國文化中,都沒有具體的論述。所有這些相關的理論與聯絡,中國文化都視而不見,只是含含糊糊地大肆宣揚著使命感,而對於這種使命感的落實和生根,顯然缺乏最有效的手段,也缺乏堅實的基礎。

第九章 羞對後生(5)

從清國當時政治精英的構成情況來看,撇開八旗弟子,可以說朝廷所有的漢族官員,都是先透過科舉,然後一步步升遷的。因為熟讀聖賢書,又寫得一手好文章,他們可以說是文豪和詩人。這些文豪和詩人自小耳濡目染的,都是文學、道德說教以及歷史。他們所有的學問都關於人倫社會,幾乎從不涉及自然、地理等任何一門科學。他們對於自然,對於經濟,對於生活本身所需要的技術幾乎缺乏瞭解。在洋人們眼中,中國文化奇怪之極,這種文化缺乏足夠的實用性,從沒有對人們心中所產生的重大問題提出探討,提出解決的辦法,也從不對人類未來將遇到的重大問題進行預示。它們缺乏足夠的理性和縝密性,只是一堆“指導”得模稜兩可的枯燥說教。在西方人看來,中華文化過於自省,也太過於內向。他們對於社會的約束和管制,竟然透過約束個人行動來達到目的,而不注重公眾契約。這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樣的文化極容易陷入自欺欺人的格局,一方面是無力對外界加以干涉,另外一方面又給自己營造出美妙的虛幻光環,並據此認為達到了人生最高境界。

對於這種文化推崇的道德,西方文化也表現出疑問。在對於這個古老帝國足夠了解之後,在洋人眼中,這個名義上非常推崇道德的國家,貫穿始終的卻是層出不窮的政權鬥爭,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政治人物各自心懷鬼胎,陰謀和殺戮貫穿了數千年的歷史。儘管不斷地改朝換代,但這個國家在很多方面並沒有實質性的進步,政治等同於權力,等同於陰謀,等同於殺戮。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文化背景與歷史背景,所以當東西方文化直接撞擊之後,大中國的文化一下子變得七零八落了。在此之後,在這樣的背景中出現的人物顯得特別複雜,尤其是這當中的代表人物更是如此。社會解體的迅速,中西文化的強烈撞擊,對於西方文化的生吞活剝以及政治鬥爭的劇烈、新舊觀念的交錯,使得這段時間人們的思想經常處於動盪、變化和不穩定當中,他們幾乎沒有時間將思想細細地梳理,認真地想一想一種主張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他們只是像小販一樣隨波逐流地亂叫一氣———先進者已接受或邁向烏托邦,落後者仍抱住“子曰詩云”、“正心誠意”不放。同一人物,思想或行為的這一部分已經很開通很進步了,另一方面或另一部分卻很保守很落後。而同時,一個人的政治思想可能是先進的,世界觀卻可能是落後的;意識這一塊可能是超前的,生活習性這一塊卻完全跟不上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構成了那一段時間一幅極其錯綜複雜的風景。

相對於李鴻章,伊藤博文的知識結構以及他的理解力要比李鴻章高出一籌。伊藤博文的知識結構和文化觀念要比李鴻章開闊和新穎得多。他學過漢語,受過儒學影響;在倒幕運動中又學會了英語,從西方文化當中學到了很多東西。1863至1864年間,伊藤博文曾經留學英國,時間雖然不長,但所見所聞所學,尤其是對於西方社會和文化的親身接觸,已使得他對西方社會有一種直觀的感受,思維方式也有很大改變。在英國,伊藤博文親眼目睹了“統一”和“隆盛”,決意要走一條西方列強的強國路,並下定決心要從改革政治制度入手,“非撤廢封建制度不可”。與李鴻章的“盛年不學”不同,伊藤博文在日本政要中一向以“勤學家”和“讀書癖”著稱,他勤於學習,即使是做了總理大臣後,仍經常驅車至習慣去的丸善書店看書,即使再忙,也經常手不釋卷。伊藤博文最愛看西方政治家的傳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