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私下加入,不斷從江南偷渡回河北參加抗金,或者偷運物資至太行。
此後“俠義社”開始在江南有分部,以籌集抗金所需要的物資,江南富戶中,有急公好義者紛紛慷慨解囊。兵甲錢糧不斷透過鄂州地界偷偷北渡,那方自然有人接應,並送上太行。只是每次經過後護軍營時,物資不免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
王湛幾番派遣統軍官前往俠義社,要求寨主歸朝廷治下,都不甚順暢。
“大人好意,小人心領了!”王蘭打著哈哈,拒絕了王湛所封的統制官:“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在下一介平民,不曾食君之祿,只不過這些鄉民們為保平安,送些糧食來請我等兄弟為他們保護村寨,免受金賊糟蹋罷了!王師北上中原之日,俠義社自然解散,自有朝廷保境安民,咱家也不懂什麼為官之道,還是去種五畝薄田是正經!對了,今日田裡該鋤草了,大人慢坐,請用茶,小人要下地裡去,恕不奉陪!”
………【第九十三章 嶽元帥罷兵,楊太尉開府。】………
老楊自打發走太行兄弟,便全心投入到享受臨安生活中去,除了七寶山下練兵不曾荒廢,以及岳家小爺們的訓練不曾落下,其餘時間都是老楊的縱情聲色奢侈生活安排。
只是楊峻盡了力為岳飛脫罪,該來的似乎還是來了。
紹興十一年四月初三,直學士院範同獻策於中樞,以為諸路節度久握重兵難制,當以三大帥皆除樞密使副,罷其兵。
秦檜聞報,次日即奏入內廷,君臣二人隨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