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紮下營來,緊緊將嶽府諸人圍在中心,再外圍卻是俠義社英雄,不住搜尋周圍叢林,以防有漏網之魚再敢為禍。
楊再興自與嶽府諸人在一起,細察傷損人手,雄武營倒也知趣,早送上營中所用金創藥,嶽雷指揮婢僕為傷者救治。岳家孫兒輩則圍在嶽李氏邊上,為奶奶解愁。
“楊大人,此是信州俠社莫雨,前方便是信州地界,由莫雨率信州英雄接應,衢州俠義社再送得一段,便可交卸,所有馬匹都交給信州俠義社應用,如此可好?”
林落雲帶了一位黑臉壯漢至楊再興身邊,那漢子對楊再興拱手道:“大宋神槍,威震南北,早知神槍在此,信州俠義社哪裡還須多集人手?!”
楊再興拱手道:“前方路面,還*莫英雄看顧,楊某不過虛名而已,當不得真。”
莫雨道:“大宋神槍,名動天下,豈可虛致,楊大人太過謙了!信州路面上,俠義社百餘英雄早將路線探得明白,至今日尚無賊蹤,只是不可大意罷了,楊大人若有何吩咐,莫某無有不從!”
楊再興道:“信州路段不長,卻勞莫兄弟費心,只是建州地面,還須提前知會,莫兄可早派人手,前往建州,與那邊俠義社聯絡,不可讓賊子有機可乘!”
莫雨拱手道:“何消吩咐,早已經有人赴建州矣,俠義社必要護得嶽爺家小平安,方不負‘俠義’二字,楊爺只管放心,便是岳家人到了地頭,也有人護持始終,必不讓賊子得手!”
楊再興略略放心。
次日,雄武營統領接到驛書,展閱大駭,忙招呼所部護衛嶽府眾人,自己卻驅馬到楊再興面前,卻顧盼高、林、莫等三人,不肯言語。楊再興自然領會得,揮手讓諸人退開。
“楊大人,臨安來書,卻於楊大人身上有妨!”那統領焦急道。楊再興色變:反出湧金門事發矣!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地尚不完滿,秦相莫畢全功!】………
楊大人出湧金門之事,臨安城中幾無聞說,只有殿前制告於中樞,秦相併未處置,也未責殿帥,卻傳書予某,說道於路須防楊大人劫走嶽府家小,倘楊大人強劫,便殺嶽府之人以御!如此怎生是好?”
雄武營統領言罷,臉上表情古怪,似有話不便說。
“哼!秦檜原來卻是怕嶽府家小!”楊再興稍知原委,不由色動。
“楊大人英雄了得,自然不懼,可是末將所得驛書,此刻必已至信州、建州諸處,若大人強要相隨,信州倒也罷了,怕是過不得建州,建州將軍麾下數千軍好生了得,若是起釁,怕於嶽府家小有妨,卻不負了楊大人好意!”那統領好心相勸。
“呵呵!”楊再興盯著那統領,微微一笑:“既得秦檜傳書,你已知詳細,如何還稱‘楊大人’?莫不是要誑我離開,你好交差?還是你也要害嶽府家小?!嗯!”
話說到後來,語聲轉厲,震得那統領渾身一顫:“楊大人威震南北,餘某雖未出戰江北,豈不知神槍大名?身為大宋軍將,哪個不道楊大人為大宋朝擎天之柱!嶽相之冤,某家也頗有所聞,一路之上,並未對岳家眾人有半點無禮,楊大人如何不肯放心?若前途再有賊子來犯,餘某便拼一死,也不令岳門家小傷損!此心天日可表,楊大人莫令小人難做!”
楊再興不覺沉吟未決,心知這余姓統領所言不虛,前方必無好路可走。但要離開。卻是不能放心,倘若前途有失,自己如何對得起嶽相!
後面莫雨隱隱聽到些許。催馬上前道:“楊爺可以放心,這雄武營軍兵料不敢妄動,便是些許小賊,豈是信州俠義社對手!信州非比衢州地面,離臨安遠些兒,好漢子卻多些。諒那信州將軍亦不能奈我等何,只是建州卻不知情形,倒要防備。”
楊再興卻不再多言,只道:“且過了信州,楊某自有道理,此時怕甚麼!”
入夜後,楊再興喚餘統領到帳中,那統領雖未猶豫即隨高林前來。卻畏畏縮縮,不敢坐近。
“餘統領良心未泯,當日佈陣斷道之時,楊某早有所知。此番秦檜料雄武營未出過京師,非是能戰之軍。才敢以小部賊子來襲,只敵不過州、信州英雄罷了,楊某卻不是信不過餘將軍,只怕萬一罷了,智者千慮,猶有未盡之處,況百密一疏,也非異事。嶽爺已經遭難,不可再禍延其家小,否則作惡者必遭天譴!”
那統領初時還洋洋自若,聽到後來,楊再興惡聲惡氣,那統領卻渾身一顫,高林在背後咧嘴一笑,也不點破。
“如今且由楊某修書一封,餘將軍便交由驛吏急遞至中樞,某家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