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3 / 4)

小說:南海風雲錄 作者:辛苦

1922年8月,從西澳大利亞傳來了好訊息,經過近3000名聯邦工程兵近一年半的緊張施工,一座小型的港口和一條214公里長的簡易鐵路都已經完工,現在這座被命名為“南鐵”的港口除了2座萬噸級碼頭之外,正在逐步完善居住區的工程,因為西澳的礦區自然環境太惡劣,工人們無法長期居住,所以,他們以後會集中居住在“南鐵港”的港口附近,而上下班則需要乘坐礦區的火車。

現在距離鐵路最近的一座鐵礦正在開始挖掘表層,而負責開挖這些礦山的工人,大多數是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從美國、亞洲各地招募來的,大部分是華人,這其中也有劉芾為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提供的500名聯邦礦工,他們主要負責操作大型挖掘機、載重卡車和火車。

從這個礦脈上挖掘出來的混合著鐵礦的砂石料,將被載重汽車運送出礦區,再裝上火車,然後直接拉往新建的港口裝船。這些礦砂表明上是賣給了幾家歐美公司,但是那都是公文旅遊,實際上,這些運輸礦砂的船隻直接就駛向了北方,在穿越了小巽他群島、蘇拉威西島、加里曼丹島之後,前往安北省的海防港卸貨。然後,這些高質量的鐵礦砂會被運到河內市周邊的3座大型鍊鋼廠中,按照需求,變成生鐵和鋼材。

雖然剛開始開採,西澳的鐵礦產量還很小,但是由於這裡的鐵礦是露天的,只需要一層一層的挖掘下去就可以,所以在人員和裝置充足的情況下,產量很快就會提高上來,而等到附近的3個分礦區全部開工之後,全年的預估產量將會達到南海聯邦全年需求量的2倍,這還只是已經探明儲量的6個大礦區之中的一個。

21世紀是拼爹的時代、20世紀卻是拼鐵的時代,在這個時候,不管你是發展鐵路,還是發展工業,也不管你是造大炮還是造軍艦,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鋼材,而鋼材說白了,就是鐵。(未完待續。。)

第八十七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

有了這些低成本的鐵礦,南海聯邦的發展就像一臺跑車,從土路開上高速公路,就可以提速了。1915年,南海聯邦的鋼鐵年產量不過500多萬噸,只是美國的4分之一,到了1918年,由於大量向歐洲出售產品和承接了很多歐洲的造船訂單,聯邦鋼鐵的年產量直接翻了一番,達到了1100萬噸,而同年,美國的鋼鐵產量也才剛剛突破2000萬噸,而到了1922年,聯邦的鋼鐵產量已經達到了2100萬噸,與美國基本持平,大概是英、法、德三國的鋼產量的總和。

這些鋼材大大加快了汽車製造業的發展。在1920年,大衛的山德魯集團光在美國就出售了700萬輛汽車,佔到了全美汽車銷量的80%以上,而這些汽車中,至少有一半是由南海聯邦的汽車工廠生產出來的。而南海聯邦本土的汽車工廠,除了為山德魯集團加工汽車之外,也自己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的汽車,不過為了避免和大衛的汽車產生衝突,聯邦的汽車品牌大多走的是高階路線,它們不強調省油、也不強調價格,只考慮外觀、舒適、豪華、速度、越野性、安全性等高標準要求,這些汽車大多被賣往歐美各國,主要的客戶都是那些皇室、宗教人士、富商、政界要人,這些車的銷量雖然不高,但是售價很高,利潤更是驚人。

有了這些鋼材,南海聯邦的鐵路里程也開始猛增。按照劉芾的計劃,在聯邦每個港口城市裡,都應該通上鐵路,並且以一個或者兩個城市為主要交通樞紐,全面貫通每個島嶼或者省份內的交通,由於聯邦的國土大多是島嶼,無法全部用鐵路連線,所以鐵路連線港口,就成了南海聯邦的交通發展趨勢。

經過了最開始的抗日和消弱英法美在亞洲的勢力,然後假借幫助美國佔領菲律賓。再往後利用一戰這個機會。搶佔了法國、荷蘭兩國在亞洲的殖民地,最後藉著英國失血過多,把整個馬來西亞也收歸囊中,劉芾用了36年。把南海聯邦從一個小島。建設成了一個擁有300多萬國土面積。近4000萬人口的地區大國。

現在的世界格局已經被劉芾完全搞亂了,尤其是在亞洲,和歷史上基本不一樣了。本來應該在亞洲崛起的日本。現在已經看不到崛起的希望了,它只能在英美等國的暗中支援下,勉強保持不死,勉強算是英美等國在聯邦身邊安插的一個暗樁,但是何時能起作用,能起多大作用,這個要取決於聯邦政府的態度。

由於南海聯邦佔據了整個南亞的土地和島嶼,並且掌握了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控制了東亞與中亞、非洲和歐洲的海上交通,再加上聯邦的經濟實力和海軍實力,南海聯邦不僅完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