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3 / 4)

小說:南海風雲錄 作者:辛苦

與眾不同的藝術作品。劉芾對大衛的嘲笑絲毫不在意,在他看來,什麼地標建築,什麼藝術品,都是扯淡,實用性是關鍵,只要能用,又不是醜得有礙觀瞻,那就挺好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八章 電視臺

電視臺並沒有建在山頂上,而是建在了山下,一座3層的回字樓,四周都是草坪,再外面是用3米高的鐵製欄杆圍城的圍牆,每隔大概100米,就有一個崗樓,裡面是3名聯邦士兵帶著2條軍犬,負責看守這裡,任何沒有證件的人,都不能靠近鐵柵欄附近。

在鐵柵欄的入口處,大衛看到居然還停著兩輛坦克車,一左一右的守住了這裡唯一的出入口,所有進出人員都得下車,在經過檢查之後,方可進入。劉芾的車隊也在門口停了下來,不過在驗證了車隊的證件之後,負責把守這裡的聯邦軍隊並沒有真的檢查總統的車隊,而是在門口列成了兩排,向車隊敬禮。

劉芾也沒有弄個啥與軍民同樂的戲碼,更沒有下車發表啥即興的演講,做了這麼多年總統,劉芾知道那些玩意都屬於是作秀,有那個功夫準備演講稿還不如多想想怎麼給老百姓免點稅、怎麼給國家多佔點便宜合算,再說了,劉芾怕死,這些年他一直避免在公眾場合露面,那種隨時都可能有子彈從四周飛過來的感覺真的不好受。

在電視臺裡,劉芾把大衛交給了電視臺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帶著他在電視臺裡四處轉轉,然後把電視臺的整個工作流程大概的給他講一講,務必讓他明白這裡的運作方式,而自己則來到了電視臺的錄播間裡,饒有興趣的觀看著那些頭一次當電視工作者的人們在忙忙碌碌的製作著錄播的節目。

劉芾在後世中曾經進過電視臺,也親眼看到過電視直播和錄播的現場。雖然他不懂如何製作電視節目,但是在佈景、燈光等方面,還是可以提出一些很有建設性的意見,當他把後世中的提詞器構思提供給正在錄製新聞節目的播音員之後,這位從廣播電臺裡跳槽到電視臺的女播音員看向劉芾的眼光就已經說說放光芒了。

雖然劉芾已經兩世為人了,但是對於這種年紀相差太大的異性的光彩還是無法直視,正好這時大衛已經接受完了免費教育,劉芾趕緊離開了錄播間,和大衛一起返回了總統府。

在回來的一路上,大衛就像一個頭一次逛完了動物園的孩子。對著劉芾眉飛色舞的講述著他所看到的一切令他感覺到新鮮的事物。比如那個2米多長好像一門大炮似的攝像機、那種能夠變換不同顏色和不同圖案的射燈、那種用木頭板子搭建起來的佈景等等。由於兩人是面對面的坐在裝甲車裡,劉芾連躲都躲不開,只能一邊聽著大衛略顯幼稚的評述,一邊對其中的某些錯誤觀點做更正。

回到總統府之後。大衛總算安靜了一些。開始和劉芾討論起在美國籌建電視臺的問題。本來按照劉芾的意思。先在紐約和舊金山建兩個小型的電視臺試試效果,如果好再多建也不算晚,因為這個電視系統劉芾可以保證是南海聯邦的獨家發明。至於電視機那個東西,劉芾打算直接交給大衛去生產,雖然有一些專利上的門檻,但是那個玩意攔不住別人的仿製,倒是電視臺這個東西,如果沒有專業人員的指點,想完全靠山寨,是很難的,至少從電視節目質量上無法保證,因為電視臺這個系統,不全是硬體方面的裝置,還有很多構思、流程都是人腦想出來的軟體,這個玩意無法簡單去山寨。

但是大衛的想法與劉芾不同,他作為一個商人,主要的思路就是如何把一件商品利益最大化,他再計算了總的投資額度之後,決定在紐約、舊金山、亞特蘭大和達拉斯一口氣設立4個電視臺,先採用無線接收方式,安排播出新聞、時政評論、股票資訊、一些簡單的娛樂節目和廣告,然後再逐步擴大節目源,至於有線收費電視節目,目前大衛不打算考慮,一是因為鋪設電纜耗費資金過多,二是現在電視節目並不豐富,大衛打算在節目庫達到了一定的數量,並且電視機的普及程度比較高之後,再開展收費的有線電視專案。

對於大衛的這個打算,劉芾並不反對,在做生意的天賦上,劉芾拍馬也趕不上大衛,既然他說這樣合理,劉芾這個業餘人士就沒必要去幹涉專業人士的判斷了,對於南海聯邦國內的電視系統,劉芾也聽從了大衛的建議,把有線收費電視專案先緩一緩,集中先建造無線傳播電視網,力圖早日能夠覆蓋全國。

與當初電冰箱、洗衣機、摩托車、汽車等商品不同,劉芾這次只把電視機的製造和銷售權利交給了山德魯電器公司,而其他的電視系統裝置的生產和銷售都由一家南海聯邦的公司控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