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話筒,命令道:“我是新編第3機械化混成軍軍長兼斯沃博德內叢集指揮官彼得羅&;#8226;伊里奇涅夫&;#8226;沃斯克列先斯基少將。現在我命令,‘星火’作戰開始!”
隨著“開始”兩字餘音的消失,蘇軍的火炮開始響了起來。伴隨著火炮的隆隆聲,坦克車的發動機也開始預熱起來。
半小時後,少將再次拿起了話筒:“現在我命令混成軍,突擊!勝利屬於蘇聯!”
士兵們也隨著各自指揮官的吼聲吶喊了起來:
“混成軍,突擊!”
“為了蘇維埃祖國!前進!”
“勝利屬於紅軍!”
。。
第十一節 “王牌”
“炮塔1點方向!目標敵碉堡,高爆彈準備!距離900!”耳中傳來車長沙啞的喊聲,在遇敵的一瞬間,年輕的蘇軍炮手德米特里&;#8226;拉夫裡年科上士似乎又嗅到了久違了的戰爭的氣息。75毫米高爆榴彈輕而易舉地將粗陋的機槍射擊掩體掀飛。拉夫裡年科從觀察口中看到了幾具仍在抽搐的肢體殘骸,然後從自己的坐車面前緩緩消失。
拉夫裡年科隸屬混成軍第四坦克旅第二營第3中型坦克連。他的車長達列寧科是農莊小隊的隊長。他們這個連擁有著整個混成軍12輛T…34/76A中型坦克。這些T…34A坦克其實是為了能在39年蘇芬戰爭中檢驗而製造的,然而卻未能趕上戰爭的爆發,等這近百輛原型車下了流水線,蘇芬戰爭已經基本結束。雖說並不完美,但是對於普通士兵來說依舊著迷於它那近乎完美的曲線和粗長的炮管。沃斯克列先斯基原本想多弄些到自己手上的,沒成想其他部隊的指揮官也知道這是好坦克,見到T…34A就霸著不放了。沃斯克列先斯基費勁心思好不容易才搞到這麼15輛,幾乎一股腦都給了他們連,這種待遇實在是讓其它連隊豔羨不已。
沒有功夫讓拉夫裡年科多去過濾腦中這令人作嘔的戰場畫面,因為很快他們就已經契入了日軍防線的縱深。這個陣地上的日軍相當兇悍,見蘇軍部隊突入陣地立即散開隊形紛紛俯臥抄起步槍和機槍壓制蘇軍火力點,後面的迫擊炮部隊迅速進入角色,隨著幾聲“咚咚”的悶響,2個蘇軍的機槍點連續挨炸。
車長達列寧科少尉馬上命令回收機槍,拍拍拉夫裡年科:“高射角,榴霰彈3發連射,落點500!”
“收到!”拉夫裡年科拉動炮栓,日軍迫擊炮陣地周圍升起3朵雪花,沒中!
“校正,左50-1,右10-2!”再一次3發連射端掉了兩門迫擊炮,蘇軍步兵乘機探出頭去瘋狂掃射,滾燙的彈殼融化了積雪,整個日軍陣地都淹沒在一陣蒸汽之中。
指揮坦克的旗語示意“第一小隊,榴霰彈自由射擊,校正300-後50!”達列寧科算準了日軍的停滯區域,76毫米坦克炮奏響死亡之歌,又一波日軍步兵在灼熱的肉塊中頑固的衝來。
坦克上的機槍不停的向四周向坐車撲來的日軍步兵噴射著吞噬生命的火光,隨著“嗤嗤”作響,穿著麻黃色軍服的日本兵身上立時出現一個個突突冒血的窟窿。
不過日本人似乎並沒有被身邊戰友的慘象所嚇倒,依舊氣勢洶洶的端著刺刀向著坦克飛快的靠近。終於有4人衝到拉夫裡年科的坦克左側拼命用刺刀猛撬艙門,駕駛員立即發動左右搖晃,兩名日軍被拖到履帶下碾成了肥料,一個被壓斷了左腿大量失血,他的同伴趕緊把他拖到路邊。突然坦克內部一陣騷動,老車長達列寧科一拳砸開側面艙門氣勢洶洶地鑽了出來,他從坦克翼子板上扒下一柄鶴嘴鋤,餓虎撲食般衝了上去,日本兵剛拿起步槍就被一鋤釘穿了右眼死在地上。
終於周圍再沒有日軍衝上來了,槍聲也稀疏了下來。達列寧科跌坐在殷紅的雪地上大口喘著粗氣,白色的霧氣從他的口中升騰而出。好一會兒他才站了起來,坐回了坦克裡,命令到:“繼續前進!”
越是往前,日軍的抵抗就越激烈。蘇軍猛烈的火力將日軍壓制在壕溝之中,蘇軍步兵全部退至坦克後部,不時用步槍點射露出的日軍鋼盔。雖然兇猛的火力壓得日軍幾乎抬不起頭,但是還是有一梭子子彈打在拉夫裡年科的觀察口上,拉夫裡年科一身冷汗趕緊拉上口蓋。
達列寧科命令到:“炮塔一點方向,校正距離150榴彈射擊!”
拉夫裡年科猛的一拉炮栓,轟的一聲,75毫米榴彈呼嘯而去。日軍火力點內機槍手的腸子濺了裝彈手一臉。裝彈手嚇呆了,連逃跑都忘記了,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