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朝廷與江湖的對立一般,無解。
直到二十幾年前,鹿城來了一批學問人,在鹿城安家之後,買下了一間大宅子,重新動土,將宅子改造成了書院的樣式,正式掛了牌子‘鹿鼎書院’開始營業。
之所以說是營業,是因為鹿鼎書院明碼標價,且各方面的人才都有,你想學什麼,按照標價上的給銀子,先生保你出師,並且不限制年紀。
一開始,大家都不相信這樣的書院能教出些什麼,大多數人觀望著,生意也比較慘淡。
後來,還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老江湖,武林裡頭有名的大老粗。學識什麼的與他無緣,也常常被那些有學問的小江湖們稱之為武夫。
這種在朝廷中由文臣稱呼武將用的稱呼,一開始的用意絕不是什麼好話。而今江湖中再不似從前全是一些大字兒不識的文盲組成,老江湖們頓覺自己已經落伍了,有那麼幾個不甘心的就交了幾兩銀子,進了鹿鼎書院,一連著幾個月都沒有在江湖中出現,外界甚至有傳言他們已經被仇家殺死在了哪個犄角旮旯裡,屍體或許都腐壞了。
不過,這樣的流言在幾個月後便被啪啪的打了臉。這幾個人,面目煥然一新,出口成章,文縐縐的,讓人疑惑不已。
幾個月的工夫自然不可能讓一個粗人真的變成雅人。何況知識這樣的東西,無窮無盡,想要全部掌握,也絕不現實。就算給他個十幾二十年的也做不到,何況不過短短几個月。
但是,只能說,鹿鼎書院的先生特別會劃重點。他們所教授的知識,全都是根據學生的家庭背景、江湖地位,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意願,將知識濃縮為精華,而後教授給他們的。
據那些老江湖回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