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3 / 4)

小說:白甲軍 作者:無邊的寒冷

更是如膠似漆。起初徐皓月還忙於公事,到後來防禦之事佈置停當,英若蘭的身子也恢復得差不多,徐皓月便帶著英若蘭、劉小惠、童銀姑和徐子茗等人一起遊山玩水一番,也算是將兩人的蜜月補上了。

過了幾日,英仲高來信說孫蕪玉想家了,也想回英山生產,徐皓月便讓英仲高回英山來。回到英山沒多久,孫蕪玉便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來,英家上下都歡喜不已,給小孩取名英承瑄,他們這一輩卻是承字輩的。

看到小孩子如此可愛,英若蘭也低聲笑著對徐皓月說:“我們也生一個吧。”徐皓月也低聲笑道:“我們日日耕耘,總有收穫的一天。”英若蘭紅著臉啐道:“不要臉,說得這般冠冕堂皇。”徐皓月邪笑道:“那我今晚到軍營去睡咯?”英若蘭咬著紅唇嗔道:“你去了就別回來!”徐皓月笑著輕輕攬住她的纖腰道:“逗你玩呢,我怎麼捨得?”

時光之輪不停的往前轉動,九月底英山城、盛唐的秋糧大收,盛唐雖然也經歷了大洪水,但還有些沒有絕收的良田還是收穫了糧食,英山的占城稻也收穫不少,算是把接濟災民的米糧的損耗給補上了。契丹的精鐵經過李慶試製,果然打出來的兵刃鋒銳異常,徐皓月終於重新看到了恰克西軍刀和廓爾克狗腿刀的實物,但精鐵有限,徐皓月便讓李慶專門趕製恰克西軍刀,用於裝備月字營的騎兵。

這天方刃帶來了不好的訊息,後周都城大梁城內近日開始頻繁的調集兵馬、糧草,看來周主的第三次親征就要開始了。接到訊息之後,徐皓月留下英仲高和高超率領七千人馬守英山,自己帶著英若蘭、童虎頭等人回盛唐去,決定命運的一戰即將開始。

!#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

後周顯德四年十月,周世宗柴榮任命王樸為東京留守,准許他機斷行事,任命三司使張美充任大內都點檢,率領殿前軍十萬大軍第三次親征淮南。兵馬出大梁城之前,柴榮親閱三軍,于帥旗前立誓,不破淮南終不北還,眾兵將盡皆凜然,知道這次皇帝是決心已定的了。

柴榮兵馬水陸並進,自渦口入淮後直趨泗州。後周大將張永德、趙匡胤等在泗州等候,兩軍會師聲威震天。唐軍大將郭廷謂、林仁肇等見周軍勢大,不敢出擊,在楚州前沿羊馬城佈防。柴榮會齊諸將,便以趙匡胤為前部,驅兵水陸並進攻楚州。

楚州羊馬城外,唐軍大將郭廷謂列柵於城東北灘地,環水自固,唐軍鎮海軍節度使林仁肇以戰船數百屯於城北,並植巨木於淮水設障阻截周軍。

十一月,後周軍前部趙匡胤率軍水陸並進,攻克羊馬城外圍唐軍陸寨,殺唐軍五千餘人,降卒兩千餘人。後周水軍大將王環拔其水寨,衝破水障,焚其戰船七十餘艘,殺兩千餘人。郭廷謂退保羊馬城,林仁肇率領水軍殘餘退往楚州。

是夜周軍環攻羊馬城不停,城中郭廷謂驚恐不已,及至天明柴榮鑾駕已至,郭廷謂駭於周軍聲威,上表於周主言:“臣家在江南,今若遽降,恐為唐所種族,請先遣使詣金陵稟命,然後出降。”柴榮許之。

郭廷謂便遣使南去,一面將周軍情況稟明唐主李璟,一面陳**保城中百姓性命,請命降周。李璟知道郭廷謂派人示警,周軍有意南下,而且軍容浩大,萬難匹敵,遂垂淚允降。

得到唐主允降的詔書後,郭廷謂集諸軍於壘門之外,南望大慟而降於周,至城外鑾駕前,見周世宗柴榮。柴榮大加懷柔之策,特加宴勞,賜金帶、襲衣、良馬、器皿,拜郭廷謂為亳州防禦使,以其弟本州馬步都校郭廷贊為和州刺史。

羊馬城即克,周軍繼而乘勝沿淮東進,周師步騎十萬,水陸齊進,軍士作《檀來》之歌,聲聞數十里。十二月,周軍屯於楚州之北門。

周軍到達楚州城下,唐軍守將張彥卿、鄭昭業不理會柴榮的招降,死守城池。周軍諸將環攻楚州,但唐軍死守不退激戰至十二月底,楚州依然巍然不動。

楚州在進行城防戰之時,林仁肇率領水軍出擊,和周軍水軍在淮水上搏殺。林仁肇驍勇,親駕舟船奮勇突陣,往來飛馳,周軍盡皆駭然,皆呼林仁肇為林虎兒。

戰爭持續到第二年,唐主李璟為了提升士氣,改年號交泰,大赦天下。

周軍攻楚州四十餘日不克,損兵折將甚重,周世宗柴榮親自督軍,以挖地道攻到北門城下,周軍舉火焚燒城門,北門被攻破。周軍突入城內之後,張彥卿、鄭昭業仍不肯降,率領唐軍和周軍巷戰,逐街逐屋廝殺。周軍見唐軍還不肯認輸,依附城內民居死戰,眾軍大怒四面出擊,唐軍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