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如此,只要能親手為故鄉和臣民取得勝利就行了——這便是她所要求自己的。身為“王”必須做到的事情。
只要能得到聖盃,就可以彌補一切。就可以糾正所有的過失。
現在,這個信念。是選擇了王者之道的saber的全部。
帶著滿身傷痕,saber邁開了腳步。
……
“這份在悲傷和錯誤中仍舊前行的大無畏,果然是讓你欲罷不能啊。”archer讚歎道。
“怎麼?你還不準備出場?”李阿門疑惑道。
現在的情況與原著可是有所偏差的,正常情況下的英雄王,這種時候不是應該衝出去,然後與saber做最後交談,甚至是交戰嗎?
“不,品嚐著saber的悲傷,這種事情我還需要回味一下。如果現在就面對saber。這份愉悅如何達到頂端呢?”archer如是說道。
李阿門沉默,他似乎從archer所做所為中感覺到了什麼。
archer為什麼要追求這樣異常的愉悅呢?
archer又為何要引導綺禮走上與其一樣的道路,這難道只是為了欣賞別人的墮落嗎?
不,這都不是。
李阿門突然感覺到了archer的心思,那就是一種寂寞的感覺。
在archer作為英雄王的設定中,他就是擁有著這個世界上一切的王,已經位於頂端的他,說是擁有了一切,實際上卻又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一無所有。
英雄王已經找不到自己所要追求的東西。總不至於他還要追求成為抑制力或根源吧,那並不是作為王的他所在意的東西。
如果不追求額外的愉悅,或許英雄王這樣至高的英靈已經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了。
所以,綺禮那樣的人才會吸引著英雄王。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他們實際上是非常相似的。
這也即是說——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英雄王也是與李阿門類似的人。
所謂大雅即是大俗。英雄王的做法從某種程度上幾乎與李阿門沒有太大的區別。
李阿門要成為神,引導眾生一起作死的大願再怎麼崇高。可是實際上只不過是寂寞的人尋找樂趣,然後尋找著同路之人罷了。
徹底意識到這一點的李阿門。精神境界似乎又有了提升。
他感覺到自己的精神不再徹底空虛,自身來源於英靈的靈格的力量,似乎不再完全依靠世界,似乎有一股全新的力量注入了其中,即使失去了型月世界,他也不再是完全沒有寄託。
李阿門的意識徹底與自己的世界達到一致,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這種精神上的昇華,讓他的靈格從型月世界中被拉扯出了一半,然後徹底融入到天國之中。
精神上的昇華有助於他的最終計劃的完成,但是這並沒有讓李阿門真正動容。
因為李阿門已經徹底認識到,自己與英雄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英雄王是擁有了一切居高臨下的寂寞,這種寂寞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寂寞。而李阿門卻是從地下仰視天上時,卻能夠將天上地下的所有一切全部都不完全放在心中,在這種心態下尋找新奇,這可是一種遠遠超出英雄王的更超然的寂寞之心。
所以,英雄王才只是單純找樂子,而李阿門卻是在作死,這就是本質上不同的根本原因。
至於綺禮嘛,這種先天人格缺陷的人,從層次上只是為了補完自己的情感,他是茫然而需要引導的人,更無法跟英雄王又或是李阿門的心境相比了。
龍之介這個人有理想有追求,雖然不被正常人所理解,透過傷害他人尋找死亡的意義,但這也是他的亮點。
此人甚至比英雄王的心境還高,至少他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幹什麼,想要追求的又是什麼。
所以,綺禮把人格缺陷補完後,才有能夠跟龍之介相比。
想到這裡,李阿門再一次把英雄王看低了幾分,這只是一個擁有強大力量和足夠器量,但也僅僅不過如此的傢伙。相信有很多真正的英雄如果站在英雄王同樣的位置上,結果未必不會比他差太多吧。
所以,李阿門已經做出了最後決定。
達到自己的目的後,李阿門不再考慮在異世界召喚英雄王,徹底斷絕了這個想法了。
否則,不受控制且不說,關鍵就是這個英雄王的覺悟根本不夠,僅僅是其身份和力量,還不足夠讓李阿門對這個人動容了。
反正,李阿門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