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此時濃煙燻得馮洪達也已經神志模糊,幸虧船員過來幫忙,才將老將軍抬出包間。第二天下午3時,老將軍終究沒能夠醒來,懷著對祖國的無限眷戀離開了人世。誰也不會料到,這位戎馬一生、身經百戰的赫赫有名的將軍,在槍林彈雨中不曾倒下,卻倒在了歸國途中的大火中。與他一起蒙難的還有他的小女兒。由於“SOS”沒來得及發出,外界對“勝利”號失火一無所知,無人前來救助,最後大火只能靠自生自滅。老將軍和他的女兒、3名蘇共中央委員以及200多名乘客遇難。
1948年11月,叱吒風雲的老將軍終於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祖國。然而令人悲傷的是,回到祖國的只是他潔白的骨灰。1949年9月1日,在馮玉祥遇難一週年之際,中共中央在北平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1953年10月15日,馮玉祥的骨灰安葬於泰山腳下。墓階分三層,共有66級臺階,象徵馮玉祥在人生的道路上度過66個春秋。漢白玉的墓壁上有郭沫若題的“馮玉祥先生之墓”,中間嵌有馮玉祥的鎏金銅像,並銘刻著他的自述詩《我》:
我
平民生平民活
不講美不講闊
布衣將軍:馮玉祥(2)
只求為民只求為國
奮鬥不懈守誠守拙
此志不移誓死抗倭
盡心盡力我寫我說
咬緊牙關我便是我
努力努力一點不錯
愛國的雄辯家:德摩斯提尼
身份:古希臘雄辯家、政治活動家
死於:公元前322年10月12日(終年62歲)
死因:服毒自殺
地點:希臘卡拉富利亞小島
評價:德摩斯提尼自小口吃,發音不清,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對大海,高聲朗誦,經過頑強的磨礪,最終成為古代最偉大的雄辯家。他剛到而立之年,就投身國務活動,後來成為雅典的執政官。他憑藉著犀利的話語、卓越的演說才能呼籲人民起來反對祖國與全希臘最危險的敵人……馬其頓。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祖國,為祖國的自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公元前323年,馬其頓統治者亞歷山大大帝在巴比倫病逝的訊息傳到了雅典。德摩斯提尼立即領導了對馬其頓的鬥爭。雄辯家進行了一次次演講,鼓勵同胞們馬上起來掙脫馬其頓的桎梏。在他的主持下,雅典還派了使節去伯羅奔尼撒,策動那裡的國家加入到反對馬其頓的鬥爭中來。
與馬其頓的戰火重又燃起。起先,雅典人佔上風。雅典統帥列奧斯提尼率8000軍隊挺進帖撒利亞,與馬其頓軍隊展開了激戰。許多城邦也站到了雅典一邊。同盟者最終取得了勝利,並將馬其頓軍隊圍困在帖撒利亞的拉米亞城堡內。然而在圍城期間,富有作戰經驗的列奧斯提尼不幸陣亡,使得戰事拖延下來,並開始朝著不利於雅典的方向轉化。此時,同盟者之間也出現了裂痕,而馬其頓方面派來了大批的援軍,力量對比發生了改變。馬其頓首先迫使雅典的盟國就範,然後全力攻打雅典。公元前322年8月,戰鬥在克瑞農堡打響,雅典人被打敗了。德摩斯提尼躲避到了一個名叫卡拉富利亞的小島的波賽冬海神廟中。馬其頓人將他缺席判處死刑。
當時雅典出現了許多可恥的自願追捕逃亡者的叛徒。在這些叛徒中,最卑劣無恥的要算一個曾經當過演員的叫阿爾希的人。他獲悉德摩斯提尼的逃亡地後,立即帶領色雷斯僱傭軍來到小島的神廟。阿爾希假惺惺地建議德摩斯提尼隨同他去見馬其頓統帥,還要他相信馬其頓人不會做出令他不愉快的事情。德摩斯提尼正色說道:“阿爾希,從前你的表演未博得我叫好,今天你的諾言同樣不會打動我的。請稍候片刻,我要寫些東西給親人。”說完,他徑自返回廟內,拿出一束紙草及一支蘆葦筆,他把筆塞進嘴裡,如往常一樣,在下筆寫前,先把筆咬了咬。原來,在蘆葦筆內,他早已放好強效毒藥,現在他把它吞下了。寫完後,德摩斯提尼剛跨出神廟門檻,就倒地死了。這一天是公元前322年10月12日。
德摩斯提尼就這樣死了。他不希望祖國遭奴役,為了祖國的自由和獨立鬥爭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死後不久,雅典人民在城市廣場上樹起了他的銅雕像。雕像臉上似乎露出某種傷感,失望的雙手緊握著。銅像下面鐫刻著這樣的銘文:德摩斯提尼,倘若你有與你智慧相當的強力,馬其頓的戰神就不會在希臘佔有權柄。
奧爾良聖女:貞德
身份:法國民族英雄
死於: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