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碰上了,也有機會問個明白。
打定主意,南風便不再猶豫,往東已無明顯路徑,只有疑似小路,他便沿著小路大步向前。進山自然危險,但自大路上行走也同樣危險,沒有自保之力不管在哪兒都不安全。
想到龍齒天蠶,南風又想到了天啟子,除了師父天元子,天啟子是對他最好的一個人,但此時天啟子音訊全無,生死未卜,當日天鳴子等人曾在天啟子房中放置藥瓶,以此誤導他,讓他以為天啟子回來過,這便說明天啟子的失蹤與天鳴子等人有關,仔細想來天啟子有兩種遭遇,一是被他們殺害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被他們囚禁了,不管是哪種情況,他都必須重回太清宗,如果天啟子還活著,就得救他出來,如果天啟子已經被他們殺害了,就得為他報仇。天啟子對他有恩,不能白受他人恩情。
由於之前不曾住店打尖,進山之時便沒有帶上乾糧,好在山中多有木薯山藥和霜打風乾的果乾,也不愁吃食。
此時除了南面的梁國,兩個魏國的百姓都很是貧苦,食不果腹,青黃不接的情況時有發生,戰亂是禍根,打仗就要抽丁當兵,土地無人耕種,糧食自然就少。
在這種情況下,卻很少有人舉家遷移避禍山林,原因有三,一是官府嚴查脫籍遊民。二是很多山林都是皇家獵場,別說隱居其中了,就算砍樹打獵都要受到懲處。還有第三個原因,荒野深山多有虎豹豺狼噬人,多有毒蟲鼠蟻害命,這是百姓不敢避禍山林的主要原因。
此處多有物產,這便說明平日無人到來,山中物產越豐富,有猛獸毒蟲蟄伏的可能性就越大。
除了透過物產,還有一種方法也能間接判斷附近有無猛獸毒蟲,那就是看土鼠野兔等小動物的數量以及被驚動之後的反應,若是跑的不快,跑的不遠,便說明平時生活的比較安逸,危險較少。若是一旦受驚,立刻炸毛,那就得打起精神了。
觀察過後,南風打起了五分精神。
進入深山之後,覆蓋著雜草的山路也徹底消失了,南風只能揮刀開路,此前他一直帶著一把劍,比較之下感覺還是刀比較實用,劍雖然兩面開刃卻不好用力,不如刀來的乾脆。
前行的同時南風也在細想前瞻,萬一遇到了人,對方會問他為何進山,總得有個合理的理由,細想下來也只有實話實說才能解釋自己為何孤身進山,只說自己得罪了玉清宗,被攆下山來,唯恐遭到追殺才避之深山,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自己擁有洞神修為。
想罷細節,南風開始唸誦經文,唸的是洞神真經,唸的很大聲,此舉有兩個用意,一是可以讓林中野獸知道他的到來,儘早避開,免得等他走近,忽然躥出嚇他一跳。再者,若是先前凌空而過的那人就在附近,高聲唸經也可以顯示自己的坦蕩,以免對方誤以為他別有用心。
中午時分,遇到一群狼,一大一小帶著幾隻崽子,自十丈外與南風對峙片刻,公狼率領家人離開,它們也不傻,知道評估對手的實力,南風雖然長的不是很高,卻已經算是個大人了,最重要的是他手裡拿著一把明晃晃的刀。
下午申時,南風自小溪旁發現了一張蛇蛻,蛇蛻儲存的很是完整,看那蛇蛻就知道那蛇有水桶粗細,當有十幾步長,不過此時即將下雪,天氣寒冷,蛇蟒已然蟄伏,這為他趕路提供了不少便利,若是夏天趕路,不但有蛇蟒,還有蚊蟲。
眼見太陽就要下山,南風開始斟酌如何過夜,自樹上可以躲避猛獸,但睡在樹上太冷了,還是住在地面,點了篝火比較舒坦。
走出不遠,南風發現了幾株野核桃,果實成熟,掉了一地。
這可是好東西,外面很少見到,即便有,也很是昂貴,得兩個銅錢才買得一個。
南風停了下來,砍下樹枝自樹下搭了個窩棚,實則搭箭窩棚很簡單,兩面堆上一些樹枝,上面架上幾根粗壯的木棍,再覆以樹枝。這樣的窩棚不耐久,四面透風,也不避雨,但湊合一夜總是可以的,好過挨那霜打。
點上篝火,南風坐在篝火旁邊剝那核桃,核桃外面裹著一層厚皮,得剝了去。
正剝著,忽然聽得南面傳來了哼哼之聲,抬頭望去,只見一群山豬自不遠處徘徊,看那樣子是想來拱吃核桃,卻怕光不敢靠近。
見是山豬,南風便收回視線,繼續剝那核桃,這東西多油香濃,與那風乾了的果乾同吃,香甜對味。
那群山豬見南風不甚兇狠,便壯著膽子慢慢靠近,自外圍拱吃核桃。
南風也不驅趕,核桃很多,他無法全部帶走,自己不需要這麼多,分它們一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