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炎魔大帝派發的雞毛當令箭,也不愁那些火焰生物不聽他的指揮。
相比那些真正忠於熔岩國度的火焰生物,伊利丹雖然在表面上是一副同仇敵愾的樣子,甚至於作為臨時最高統帥主動犯險查探情況,但實際上卻並不在意熔岩國度的命運。
就算是熔岩國度被南淵聯盟滅了,南淵聯盟絕對也會是損失慘重。整體計算起來,整個惡魔界的實力在這注定是兩敗俱傷的一戰後,將會削弱四分之一甚至還要多。
在伊利丹的想法——或者說是餘飛的想法中,這一戰明面上是南淵聯盟和熔岩國度的生死之戰。但暗地裡對於他們來說卻有著其他的意義。
這暗地裡的意義,其實分成了三項。也有著不同的優先順序。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餘飛來到這惡魔界的目的,黑暗之心。他幾乎已經認定,那炎魔大帝肯定知道關於黑暗之心的訊息,只是它並不想透露給別人罷了,哪怕這個“別人”是自己的手下兼同族。
在這一戰中,無論炎魔大帝抱著怎樣的心思,肯定都是要出戰的。不然的話,熔岩國度和獲取了不死族支援的南淵聯盟實力相差懸殊,鐵定會是一面倒的局面。而如果它出戰的話,表面上是史詩級炎魔實際上是神話級惡魔獵手的伊利丹便有了可趁之機,或可得到黑暗之心的下落。
第二條,也是次要的,便是探究不死族的真正實力以及它們突然參與了這場戰爭的目的。
作為很有可能和自己一樣是穿越者的不死族,餘飛是高度關注的。它們突然改頭換面冒著風險以所謂不死魔域的身份參與到了這一場戰爭中,由不得餘飛不去在意其中到底有著什麼隱情。
最後一項,便是消耗雙方的有生力量了。這一項也很重要,畢竟是在消耗惡魔界的整體實力,但是相比前兩項來說一來沒那麼緊要,二來有著伊利丹這個高層臥底更容易辦到,餘飛就不怎麼上心了。
只是現在,第一項和第二項都難以辦到——炎魔大帝不管伊利丹的呼喚,沒有回應;不死族又潛藏在南淵聯盟的大軍之中不冒頭。不得已之下,伊利丹只能選擇先開展第三項事務了。
如果僅憑上一次在火山地區盆地處和惡魔部隊作戰的那十幾萬火焰生物,伊利丹絕對沒有抗衡八十萬惡魔大軍的信心。這麼大的數量差距之下,火焰生物又不是有著各種特殊能力且成編制的暗夜精靈或血精靈,即便伊利丹顯露出神話級的實力也難以力挽狂瀾。
幸而熔岩國度作為惡魔界的四片區域之一,雖然比起無淵大地來說要小上很多,但也不至於只有著十幾萬火焰生物。
據不完全統計,生存在熔岩國度的火焰生物和一些偏向於火屬性的惡魔,數量在兩百萬以上。如果沒有這麼龐大的數量,當年炎魔大帝也不可能意圖統一惡魔界了。
只是,在喚醒炎魔大帝的時候,絕大多數的熔岩國度居民都奉獻出了自己的力量,用來讓炎魔大帝提前甦醒。這使得它們一時間都處於類似“脫力”的狀態,無法發揮出戰鬥力。
也正是因為這樣,上一次南淵聯盟來犯才會只有十幾萬火焰生物迎戰。
而這一次,南淵聯盟攜八十萬大軍之聲威來襲,卻無法僅憑這十幾萬火焰生物迎敵了。雖然很多熔岩國度居民依舊沒能完全恢復戰鬥力,但是在伊利丹和其他史詩級火焰生物的商討之下,還是發出了類似於惡魔城徵召惡魔貴族的那種徵召令。(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四章 惡名昭著
在伊利丹以熔岩國度臨時統治者的名義釋出的徵召令下,很多火焰生物都立即以部落為單位開始集結。當然這其實並不意味著伊利丹已然能夠輕鬆號令熔岩國度,徵召令中那些史詩級火焰生物可是出了大力。
雖說這些火焰生物都不怎麼信服伊利丹這個突然冒出的傢伙,但是一來炎魔大帝確實將伊利丹指派為了暫時的掌權者;二來伊利丹一直也表露出對其他惡魔極強的仇恨意識,它們也就紛紛配合起了伊利丹的各項指令。
只是,雖然徵召令起到了一些效果,但最終恢復了一些戰鬥力能夠參與戰爭的火焰生物也只召集到了六十多萬的樣子,其餘的火焰生物即便是響應了徵召也只能是炮灰,索性就沒有徵召。
手上有了六十多萬的部隊,伊利丹登時起了一些心思。這次戰爭的關鍵其實還是在炎魔大帝身上。如果炎魔大帝能夠在決戰之前甦醒過來參戰,那麼還有一戰的希望;反之要是不行,這六十多萬部隊也只是給南淵聯盟送菜的罷了。
那麼現在要做的,就是儘量拖延南淵聯盟部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