頰深陷,
看來在世之日已然無多,不禁仇恨之心稍減。成吉思汗另一
手扶住郭靖左肩,瞧瞧拖雷,又瞧瞧郭靖,嘆了一口長氣,遙
望大漠遠處,呆呆出神。郭靖與拖雷不知他心中所思何事,都
不敢作聲。
過了良久,成吉思汗嘆道:“當初我與札木合安答結義起
事,哪知到頭來我卻非殺他不可。我做了天下的大汗,他死
在我的手裡。再過幾天那又怎樣呢?我還不是與他一般的同
歸黃土?誰成誰敗,到頭來又有甚麼差別?”拍拍二人的肩頭,
說道:“你們須得始終和好,千萬別自相殘殺。札木合安答是
一死完事,我每當想起結義之情,卻常常終夜難以閤眼。”拖
雷與郭靖想起在襄陽城下險些拚個你死我活,都是暗叫慚
愧。
成吉思汗站了這一陣,但覺全身乏力,正要回帳,忽見
一小隊人馬飛馳而至。當先一人白袍金帶,穿的是金國服色。
成吉思汗見到是敵人,精神為之一振。
那人在遠處下馬,急步過來,遙遙拜伏在地,不敢走近。
親衛報道:“金國使者求見大汗。”成吉思汗怒道:“金國不肯
歸降,派人來見我作甚?”
那使者伏在地下說道:“下邦自知冒犯大汗天威,罪該萬
死,特獻上祖傳明珠千顆,以求大汗息怒赦罪。這千顆明珠
是下邦鎮國之寶,懇請大汗賜納。”使者稟罷,從背上解下包
袱,取出一隻玉盤,再從錦囊中倒出無數明珠,跪在地下,雙
手托起玉盤,
成吉思汗斜眼微睨,只見玉盤中成千顆明珠,都有小指
頭般大小,繞著一顆大母珠滴溜溜的滾動。這些珠兒單就一
顆已是希世之珍,何況千顆?更何況除了一顆母珠特大之外,
其餘的珠兒都是差不多大小。但見珍珠光彩柔和晶瑩,相輝
交映,玉盤上竟似籠罩著一層淡淡的虹暈。若在平日,成吉
思汗自是喜歡,但這時他眉頭皺了幾下,向親衛道:“收下了。”
親衛接過玉盤。那使者見大汗收納禮物,歡喜無限,說道:
“大汗許和,下邦自國君而下,同感恩德。”成吉思汗怒道:
“誰說許和,回頭就發兵討伐金狗。左右,拿下了!”親衛一
擁而上,將那使者擒住。
成吉思汗嘆道:“縱有明珠千顆,亦難讓我多活一日!”從
親衛手裡接過玉盤,猛力一擲,連盤帶珠遠遠摔了出去,玉
盤撞在石上,登時碎裂。眾人盡皆愕然。
那些珍珠後來蒙古將士拾起了不少,但仍有無數遺在長
草之間,直到數百年後,草原上的牧人尚偶有拾到。
成吉思汗意興索然,回入金帳。黃昏時分,他命郭靖單
獨陪同,在草原上閒逛。兩人縱馬而行,馳出十餘里,猛聽
得頭頂雕唳數聲,抬起頭來,只見那對白雕在半空中盤旋翱
翔。成吉思汗取下鐵胎畫弓,扣上長箭,對著雌雕射去。郭
靖驚叫:“大汗,別射!”成吉思汗雖然衰邁,出手仍是極快,
聽到郭靖叫聲,長箭早已射出。
郭靖暗暗叫苦,他素知成吉思汗膂力過人,箭無虛發,這
一箭上去,愛雕必致斃命,豈知那雌雕側過身子,左翼一掃,
竟將長箭撲落。雄雕大怒,一聲長唳,向成吉思汗頭頂撲擊
下來。郭靖喝道:“畜生,作死麼?”揚鞭向雄雕打去。雄雕
見主人出手,回翼凌空,急鳴數聲,與雌雕雙雙飛遠。
成吉思汗神色黯然,將弓箭拋在地下,說道:“數十年來,
今日第一次射鵰不中,想來確是死期到了。”郭靖待要勸慰,
卻不知說甚麼好。成吉思汗突然雙腿一夾,縱馬向北急馳。郭
靖怕他有失,催馬趕上,小紅馬行走如風,一瞬眼間已追在
前頭。
成吉思汗勒馬四顧,忽道:“靖兒,我所建大國,歷代莫
可與比。自國土中心達於諸方極邊之地,東南西北皆有一年
行程。你說古今英雄,有誰及得上我?”郭靖沉吟片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