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心婚後依舊保留少女時的姓名,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她比大多數人更堅定。
希拉里的父母親休·羅德姆和多蘿西·羅德姆最大的願望是要讓自己的子女幸福。
希拉里的母親多蘿茜·豪厄爾是有著法國血統的威爾士——蘇格蘭人後裔,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1919年她出生在芝加哥南部的藍領階層居住區。後來,隨著當時的移民潮,舉家來到加州南部。多蘿茜的青少年時代就是在美國西部、太平洋東岸的燦爛陽光下度過的。她的讀書時代,在阿拉姆布拉的高中度過,是獎學金的獲得者,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運動健將,還是學生活動的積極組織者。這一點,希拉里至少是繼承了她母親的某些特點。
1938年的一天,在芝加哥市哥倫比亞針織品公司做推銷員的休,遇到來公司申請秘書工作的多蘿西,他立即對這位聰明、漂亮,青春、魅力四射,臉上帶著迷人的微笑,內心裡卻有著堅定的獨立精神的姑娘產生了好感。休瞭解到,這位姑娘今年18歲,剛從高中畢業不久。而多蘿西也從休的自我介紹中瞭解到,這位聰明、嚴肅,又有些悶悶不樂的年輕窗簾推銷員,今年25歲,在20世紀30年代初的經濟大蕭條中曾到礦山做過礦工,吃過不少苦。後來,他申請到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橄欖球獎學金,到該校體育系攻讀體育教育專業。1934年大學畢業後,休不想教書,就到一家針織品公司工作。休在一個嚴厲而又貧窮的英國工人家庭長大,是家裡3個兒子中的一個。他曾與斯克拉頓公司的一個女子訂婚,後來告吹了。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休擁有體育教育專業的學士學位,他應徵到美國海軍當教官,在“吉斯·託尼計劃”中負責新兵管理,那是一項以前重量級拳擊冠軍命名的心理調節和自衛術的訓練計劃。在海軍駐地,對水兵進行體能訓練,像休這樣的教官都是嚴厲的,很少表揚人,很難接近,不放過士兵們哪怕最微小的錯誤,他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使士兵變得強壯勇敢。
他們相戀了5年,之所以一直沒有結婚,是因為多蘿茜還想再去上大學。但“珍珠港事件”的隆隆炮聲打破了她的大學夢,多年的戀愛長跑之後,1943年休與多蘿西正式登記結婚。
1945年,二戰結束後,休回到芝加哥市開了一家小規模的紡織品公司,家境日漸寬裕。休與多蘿西的日子也開始過得甜蜜而殷實。
1947年春,興奮的多蘿西告訴休,她懷孕了。
1947年10月26日,多蘿西在芝加哥市城北的愛濟華德醫院生下一個8磅8盎司重的女嬰。多蘿西給她取名為希拉里·羅德姆(Hillary Rodham),在她看來,這是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不同凡響的”名字。希拉里出生時五官端正,面板白淨,長得十分可愛。多蘿西把孩子當成寶貝,整天守護在她的身邊。
二戰後的幾年裡,大批美國人紛紛遷離擁擠的城市,移居郊區。
20世紀50年代初期,伊利諾伊州帕克裡奇離芝加哥鬧市區只有12英里,但它與整座城市,甚至與芝加哥東那些繁華地帶是隔絕的,是許多家長嚮往和孩子喜歡居住的安靜之所。
大多數家庭是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遷入這個幾十年前才形成的郊區的。吸引他們前往的是,那裡有出色的學校,綠樹成蔭的街道,以及各種大小不一的適合於安家的住宅。這個城鎮還以住宅區中心建有諸如匹克威克劇場這樣一些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而自豪。在這裡,義大利人、波蘭人、墨西哥人、阿巴拉契移民、猶太人都各有自己的社群。當然,和其他郊區一樣,帕克裡奇也有隱秘且森嚴的階級和種族壁壘。這裡也跟全國其他地方一樣,富有的白人新教徒與受歧視的少數民族是相隔離的,這與你有多少不動產、收入的高低、經濟特權的大小無關。
在它西南幾英里外就是玉米地和蘋果園,後來又建成世界上最繁忙的奧黑爾機場。希拉里有一次開玩笑說:“帕克裡奇只有一件事令人較為煩惱,我就是在奧黑爾機場飛機的飛行噪聲中成長的。”
羅德姆家坐落在威斯納路上,一幢具有英國喬治王朝時期建築風格的大住宅,宅前有高大的樹木,還有精心照料的庭院。鄰居的情況很相像,家家都不鎖門,孩子們把各家的後院看做是自己家的後院。在整個鄰近地區,孩子們常常騎著腳踏車從這家竄到那家。
校園之星:砥礪雲天成長路(2)
帕克裡奇家家戶戶最重要的共同點是,他們都堅定不移地篤信教育。他們自己都受過高等教育,屬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