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此後30餘年中通訊的開始。這位大她17歲的睿智慈愛的牧師從此一直是她心靈之音的忠實聆聽者。他以他理性的宗教關愛來應和她,分享她的快樂,分擔她的煩惱,他是上帝對她的問候。
校園之星:砥礪雲天成長路(7)
宗教對希拉里的影響顯而易見,在她以後的州長夫人以至第一夫人的生涯中,無論走到哪裡,她總是隨身帶著《聖經》,在每晚就寢前,她都要和女兒一起做禱告……
。。
讀書時代:自由理想氾濫的年代(圖)(1)
現在,她來到全美最優秀、最富進取性的女子學院,對於一心想在推動社會進步的男性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希拉里來說,她當時是選對了地方。
韋爾斯利學院創辦於1875年。其創始人亨利·福勒·杜蘭特在談到創辦這所女子學校的宗旨時說:“婦女也能幹事情,我給她們機會。”韋爾斯利學院是一所貴族女子大學,它所招收的學生是清一色的女性。作為一個根深蒂固的基督教學院,它強調服務精神,它的座右銘是拉丁語:“Non Ministrari sed Ministrare。”意思就是:“寧照顧他人,勿被人照顧。”
韋爾斯利學院校園在圖片上看起來非常漂亮,顯得十分優雅高貴,它在美國教育業的自由市場上所採取的經營辦法似乎是老式的,即使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韋爾斯利也基本保持了它幾十年來的一貫形象——一所專為上層人家的淑女們開設的嚴肅、保守的名校。但它並不是一個不符合時代精神的世外桃源,而是全美84所女子學院中的佼佼者。韋爾斯利學院為年輕而充滿美好理想與抱負的希拉里展開了新的一章。
在過去近一個世紀中,韋爾斯利學院為美國上流社會培養出許多傑出的女性。中國人所熟知的宋慶齡、宋美齡姐妹就先後畢業於此。1959年,瑪德琳·奧爾布賴特以優良的評語在此獲得了政治科學的畢業文憑,幾十年後,她成了克林頓政府的國務卿。
1965年9月,在父母的陪同下,從未出過遠門的希拉里來到位於波士頓郊外的韋爾斯利學院。希拉里的父母開著卡迪拉克轎車送女兒到韋爾斯利學院上學,離去時,多蘿西躺在後座上抽泣,一路上流著傷心的眼淚回到家中。
9月12日,希拉里進入韋爾斯利學院政治系主修政治學,兼學心理學。這一年,她剛滿18歲,正是她的世界觀與政治信仰開始確立的時期。開始的3個月裡希拉里小心翼翼,並未顯示出一個韋爾斯利學院學生應具備的水準,她甚至和父母商量如何從學院退學。但很快,她就加入到校內的共和黨人中間,和他們一起坐著喝茶。她在給瓊斯的信中談到閱讀和作文的常規課程時說:“剛開始的6周,我很少與人交往,那種不挑不揀的大量閱讀根本就消化不了。2月裡的最後兩週,這裡有頹廢的狂歡酒會——頹廢到讓正直的衛公理派教徒也變得頹廢的程度。”她告訴瓊斯,3月裡她也成為一個“社會改革者”,參與了校園內的許多改革活動;4月,她又做了30天嬉皮士,在胳膊上畫了朵花。5月過後,她又重回到熟悉的角色之中。她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激進了。她戴著角質架眼鏡,穿著老年婦女的裙子和當時流行的麥斯林紗外套。
當時,美國年輕有為、受人愛戴的肯尼迪總統被刺不久,美國人民似乎在精神方面失去了一個寄託,整個社會還處在一個調整適應階段。
當時的越戰升級、民權運動新的動向已在其他校園裡初露端倪。馬丁·路德·金博士領導的黑人民權運動在美國許多地方影響日益擴大,要求種族平等與自由的呼聲遍及全美各地;女權主義運動也開始在美國社會崛起;通俗流行音樂風靡年輕人,嬉皮作風、性革命、性解放蔚為時尚。
這是一個自由主義、理想主義氾濫的年代。
希拉里曾經說過,20世紀60年代是懷著夢想的男人支配的年代,言辭間流露出對在社會程序中沒有女性的空間的不滿。現在,她來到全美最優秀、最富進取性的女子學院,對於一心想在推動社會進步的男性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希拉里來說,她當時是選對了地方。
希拉里參加學院裡的共和黨人俱樂部不久就被選為俱樂部的主席。那年秋天,共和黨籍的馬薩諸塞州的州檢察長愛德華·布魯克四處活動競選聯邦參議員,希拉里領導的韋爾斯利學院共和黨人俱樂部的成員為他助選,為布魯克進軍華盛頓的國會山,贏得國會議員席位,立下了汗馬功勞。希拉里出色的活動能力使她很快進入學生自治會,最初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