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在任職前曾說:“如果我當選,我與希拉里的夥伴關係是史無前例的,我們將超過富蘭克林·羅斯福和埃利諾·羅斯福之間的關係,他們各自都是偉人,但卻不是一條線上的火車,如果我當選,我將和妻子一如既往地共同處理一切事務。”
可新政府一上臺,就為美國爭吵多年的社會問題所困。不論白宮發言人、國會兩黨人士或新聞媒體,都認為克林頓入主白宮起步執政的關注點本末倒置。
克林頓也很快意識到這個問題,在與希拉里及左右幕僚磋商之後,他決定立即召開一次內閣會議,討論新政府下一步的工作與經濟改革計劃。
轉眼間到了夏天,克林頓新政府的百日施政成績顯得平平,他振興經濟的5年預算計劃更是一拖再拖,遲遲不能定案。
7月初,在克林頓準備啟程去日本東京參加每年一度的七大工業國家首腦經濟高峰會議之前,白宮助理安排克林頓總統與白宮政治顧問及政府的經濟智囊舉行一次會議,並邀請第一夫人參加,專門討論五年預算計劃問題。
會議開了一個多小時,雙方仍各執一詞,難以達成共識。
希拉里最初一直安靜地坐在那裡聆聽他們的發言,等她開始發言時,她的語氣尖銳而直截了當。
希拉里說:“這樣討論下去是沒有結果的。我們不宣傳推行這個計劃,就沒有人知道它有些什麼東西。6個月過去了,美國民眾對這個計劃仍一無所知。”她指著在座的財經智囊們說:“你們制訂的政策很棒,但你們沒有多想怎麼去解釋說明它……每次你們擬訂出一個新的經濟政策,就應該考慮怎樣去向人民闡明它。”她希望每個人都馬上積極參加行動,不能只是空議。
就像以前許多次會議那樣,每當希拉里發言時,她的情緒都會影響到丈夫的情緒。聽完希拉里的發言,克林頓動氣發起火來,“我明天就要動身去東京了,”他轉身對著白宮辦公廳主任麥拉提與副總統戈爾高聲說道,“邁可與艾爾你們兩人,我要這件事馬上解決。我要它必須在我從東京回來之前解決。我要你們每天碰頭,處理這件事,不要等著我從東京回來。”
克林頓發火時,與會的每個人都默不作聲。等他發完火後,會議在一片“是的,總統先生”的應聲中結束。久議不決的會議經由希拉里的一席話而有了明確的結論。
一個月後,8月5日與7日,美國國會眾參兩院均以一兩票之差表決透過了克林頓的預算計劃。美國輿論認為,這次在剃刀邊緣的勝利,對克林頓總統至關重要,避免了他這任總統政治資本的破產,如果通不過這個預演算法案,克林頓就要變成最早的跛鴨總統了,未來三年半的任期,前途將黯淡無光。
雖敗猶榮:醫療改革專案(3)
預演算法案的透過,對克林頓與美國政治及經濟有深遠影響,它考驗了克林頓的治國能力,樹立了克林頓在民主黨內及美國政壇的聲望。根據克林頓的五年預算計劃,美國聯邦政府赤字在國民生產總額的比重可望從5%降到3%;而且累積稅率的課稅方法,可以緩和美國貧富差距。這個法案的透過,是克林頓上任以來所贏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美國人現在經常談論克林頓夫婦,因為他們倡導了夫婦同進同出的權力模式,一些輿論甚至宣稱他們是“共同總統”。
克林頓對人們及輿論界對他夫人的讚揚與肯定沒有任何嫉妒與不安,相反,他感到相當欣慰與自豪。
但是,公開和私下進行的一些民意測驗表明有不少美國人對這位強勢的第一夫人頗有非議,許多人對她參與政事,並參加內閣會議表示忐忑不安。
1992年,克林頓在總統競選中曾向選民許諾,如果他當選為總統,他將全面改革積弊嚴重的醫療保健制度,讓每一個美國人都能享受負擔得起的醫療保險。這一競選諾言,曾受到廣大選民的熱烈擁護,是克林頓能夠贏得總統寶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實上,弊端叢生的醫療保險制度嚴重消耗美國財富,是影響美國人民生活品質的重大社會與經濟問題。
改革醫療保健制度,為所有的美國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是美國許多政治家的夢想,它困擾美國已長達半個多世紀。早在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總統就曾企圖解決這個問題。以後杜魯門、約翰遜以及尼克松等人都曾提出醫改方案,國會一些議員也曾在這方面進行過努力的嘗試,但都失敗了。克林頓一上任,就決定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交由他最信任的夫人來負責處理。美國人民立刻得到克林頓總統所要傳達的資訊,醫療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