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庸行領了他的好意。拱手道謝。也不連累眾人,獨自出宮門去了禮部。
沒過多久,就接到了聖旨,命他暫且回家待命。黃庸行早有準備。和下屬略微交代了幾句公事,離開了禮部衙門。
回到家後,早已翹首等待的家人全都圍了上來,黃夫人嘴唇微動,半天都沒說出話來。
黃庸行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沒事,先回來待命。咱們家門口不是還沒有駐軍麼?不會有事的。”
“老爺!”黃夫人悲從心頭起,悽聲呼喚。
黃庸行收住笑容,嘆了口氣:“你們也別東奔西跑了,讓人知道了反而不好。盡人事,聽天命吧。”回身進了書房。
黃夫人等丈夫走後,讓大兒媳帶著孫子孫女先回房,自己剛和兩個兒子叫了跟隨的家丁過來正房問話:“朝會上怎麼說?”
那家丁彙報:“小的打聽過了。皇上派了都察院、大理寺和太女殿下共同審理。”
黃夫人立刻回想,有哪些人可以在這三方面說的上話。黃家大公子黃陌臉色突變,大驚失色:“太女同審?糟了!”他揮退下人,對黃夫人道:“母親,你可記得父親於三年前上的摺子,奏請皇上過繼宗族嗣子?”
〃 黃夫人的臉色也頓時變了,終於知道了丈夫的臉色為何如此難看。大驚:“這,這可怎麼辦?”慌亂之極;“太女,誰家和太女有交情?咱們去找他說合。”〃
黃陌扶住她的肩,沉聲喝道:“娘,你冷靜點。現在不是慌的時候。”
自從兒子成年,黃夫人就沒再和他有過身體上的接觸,此時被兒子有力的手臂扶持,心下稍稍鎮定,道:“好,我不慌,你說。”
黃陌收回手,這才娓娓道來:“和太女殿下交好的,人盡皆知。上書房四伴讀,東宮少詹事林珂。”他猶豫了一會兒,又加了一個,“還有靖海侯世子。前幾年,他一直在教太女音律。靖海侯的小女兒,早就和慶國公府的孫伴讀定了親。想來他也算一人。”
“那就想想辦法。”黃夫人焦急的道,“要快!”
黃陌想了想:“齊靖和福壽公主都不在京中。二叔家前段時日被牽扯上的案子就和他有關。他那邊是不行了。薛凝之是晉國公嫡子,也不用想。江涵出身思康伯府,那一家子,把警言慎行吃了個透。我們就是去了,也得不到什麼實質的幫助。靖海侯府那邊更是不熟。能說上話的,就只有林珂和慶國公府。林珂那邊得查一下他哪一年的進士,座師是誰?慶國公府那邊,內閣董大人的兒子,就是禮部。他的夫人是慶國公府的嫡女。也許能幫著牽個線。”
黃夫人連連點頭:“那就快去辦。還有大理寺和都察院那邊也得去打理。”
黃陌道:“這些到不難。父親為官多年,總有幾個好友能說上話的。關鍵就是太女那裡。”
這時,黃庸行十六歲的小兒子黃阡插話道:“太女殿下不是還在讀書麼,她應該會聽太傅的話吧。大哥,我們何不去廖太傅?我聽說廖太傅為人最是方正,言行端方,是至誠君子。雖然我們家和他沒有交情。但父親是冤枉的,如果他為人真的像說的那樣,就不會眼睜睜的看著父親被冤屈。”
黃陌眼睛忽的一亮,看著比自己小八歲的弟弟,欣喜的道:“小弟說的對!母親,我們可以去找廖太傅試試。”
第九十八章
承慶帝很重視,為了避免女兒當個光桿司令,特意調配了兩百人的御林軍給她審理此次案件用。媵隊長的那批侍衛,只是負責東宮和太女的安全。若是途中要捉拿、搜查什麼人,還是這隊御林軍來的更加名正言順。
兩百人的御林軍再配上右清紀郎薛凝之和一個司諫。葉明淨身處大理寺和都察院兩大陣營,便絲毫不輸氣勢。這兩百御林軍的指揮官是一位校尉統領,葉明淨的熟人,顧家老三顧朗。
葉明淨看見顧朗的時候愣了一下。第一個反應就是我沒有看錯人吧?
京城中總共有六千多御林軍,其中有一部分精銳被稱為帶刀侍衛。可以在御前行走。然而,無論名聲多麼響亮,裝備多麼漂亮。在葉明淨的心中都從來沒有將它看成是一隻真正的軍隊。
御林軍們大多出生富貴,帶刀侍衛更是如此。他們有個最大的特徵就是窩裡橫。對付自己人,手段一等一的高超。因為直接聽命於皇上,也就習慣性的養成了高人一等的態度。承慶帝自身的安全,真正倚仗的是天波衛。京城的防衛,靠的是西山大營。御林軍說白了就是威懾京城內大大小小的官員和勳貴世家的。說起來是靠他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