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完。
124、後記
這故事寫到最後,我自己都在哭,寫的時候一邊擦眼淚一邊敲鍵盤,沒眼淚出來還不行,不然最瞭解故事的作者自己都哭不出來,拿什麼來賺取大家的眼淚呢。
其實這就算是Happy End了,我的心腸還是不夠狠的,居然讓他們死到一起去了,不過從寫文開始這個結尾就是如此預定好的,所以《束縛》選擇的就是正劇而不是悲劇,有悲有喜就是正劇啊。
為什麼全滅的結局還是HE?因為“生同衾,死同槨”的結局意味了他們愛情的堅定無悔,這讓故事裡最美好的情感部分保留下來了,這就是HE。並不是人活著就是美滿,如果我一世一世地寫下去寫到羽和澈的愛情崩潰,我相信諸位大人會真正的心灰意冷,那才是悲劇——美好的東西已經完全毀滅了。
或者說,看文的大人有相信愛情可以永生不變的?應該沒有吧……反正我是不相信。
大人們都說羽/浩/澈死的時候哭的最慘,當然,這些人死的時候我也哭得很慘,只是心最疼的卻是在澈說自己髒的時候,這時候的玄澈已經病態了,如此優雅的人卻走上這一步,比美人白頭、將軍遲暮還讓我心疼。
玄澈的病態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悲劇。
我是很心疼澈的,這個人身上幾乎凝聚了我所有敬佩的優點,但開始的他是不完整的。他一開始冷漠,用旁觀者的目光觀看這個世界,這時候的他絕對的冷靜睿智,卻像是一個人偶,精緻得失去了真實。然後他的生命裡出現了泠,產生了些微的柔情,出現了浩,變得有了血肉,最後玄沐羽硬生生插入他的生命之中。
很多人不喜歡玄沐羽,覺得他自私,他傷害了澈,這些我不否認,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賦予了玄澈真正的靈魂,這點泠做不到,他太軟弱,無法征服強勢的澈,浩也不行,他的愛太激烈,毫無防備的澈只會被他逼得重新裝上硬殼。
能責難玄沐羽將玄澈拉入感情泥沼嗎,他畢竟無怨無悔地守了二十八年吧,他是帝王啊,除了他還有那一個帝王能為愛人做到這個程度呢?哪怕玄沐羽再不好,就為這二十八年的等待,我們也應該對他多些寬容吧。
《束縛》裡面包含了很多我的個人意識,比如對於對錯的堅持,比如冷靜和客觀,比如對於民族和國家的感觀,這些藉由玄澈表現出來,他身上有很多我認為應該堅持的美德,但我自己未必能做到,所以玄澈與其說是一個完美的人,倒不如說是我理想中的聖賢之人。
某種程度上,玄澈的性格是我自己的一個側面,比如他對生命漠然,哪怕第一次面對血流漂杵的戰爭也不會變色,因為他相信自己守護的是值得自己守護的東西;比如他一定程度的結果主義,為了一個合理有利的結果他可以不擇手段,哪怕讓自己雙手染上鮮血,哪怕被萬人唾罵;比如他“睚眥必報”“斬草除根”的冷酷,元貴妃的挑釁其實無傷大雅,但他不會留下任何一個隱患在自己背後;還有比如玄澈對自己的嚴格,他容不得沙子的性格和對自我的厭惡,他討厭政治內鬥,但是自己卻身陷其中,他拒絕同性和亂倫,但另一方面卻又和自己的父親相愛,所以他自我厭惡,厭惡到病態,或許到了最後他的精神已經有點崩潰了吧。
還有什麼呢?哦,澈對於改革的執著。
很多人不理解玄澈為什麼要去做那些改革,覺得那些東西他未必需要去做,或者說不需要那麼執著,如果他不這麼執著他完全可以和玄沐羽擁有一個幸福的後半生。
我只能說,如果我有玄澈那樣的能力,如果我穿越到一個從我們歷史上分岔出的環境裡,如果我坐在那個位子上,我也會選擇像玄澈這樣去奮鬥。痛苦、艱難,甚至血薦軒轅,我都要去做,因為那是我熱愛的民族的投影,我相信一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對於改革的執著也是豐富玄澈這個人物的性格的一條線,包括透過這個展現他的能力。我認為小說人物的生命不能只有愛情,起碼不能單純地為了愛情而活,特別是作為一個男人,他應該有自己的原則、執著、雄心,即使是再淡薄的人,他也應該有自己的擔待,這些東西表現出來的形式其中一種就是事業、成就。看了太多小白或準小白的耽美文,我就覺得很煩,我不相信一個男人除了找人做愛就沒有其他生活目標了,特別是受方,難道每天除了想如何討好攻就沒有其他想法了?他是男人,不是被保養的二奶吧,吃人軟飯不會覺得羞愧嗎。
最後,謝謝大家的支援。
鞠躬~
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