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永道:〃宋魯先生上月曾親來梁都,傳達宋閥主的口令,只要少帥能守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刻,他的大軍會從海路開至。〃
寇仲心中暗歎,雖明知宋家軍至快明春才至,但怎都存有點希望,期望宋缺能於十月前趕至,可是聽到宋魯親傳的訊息,這幻想立告破滅。
他雖說得信心十足,事實上有大半是誇大來振奮軍心,縱使真能奪取江都,可是彭梁一帶無險可守,區區四萬兵可守得住多少座城池。一旦成敗勢,李世民將勢如破竹的沿運河南下,最後他只能守著江都一座孤城,重蹈王世充被困的覆轍。
關鍵處是看洛陽何時城破,若王世充可挨至明春,當然是另一回事。
現在是七月,虎牢被破,李世民將直接攻城,王世充到那時能多挨一個月已相當不錯。
寇仲甩蹬下馬,在四將陪同下登上帥臺,演習在戰鼓聲中展開,只見倏進倏退,井然有序,配合無間。
高佔道道:〃突厥人的優點在什麼地方?〃
寇仲道:〃突厥戰士裡隨便找個人出來都是箭、騎、刀樣樣皆能的野戰專家,戰術是用奇,出敵不意,來去如風,攻時比我們漢人勇猛,逃時比我們溜得快,可以一邊睡覺一邊策馬行軍。哈!我是誇大點,不過卻與事實非常接近。〃
他一邊說話,一邊觀看自己少帥軍依旗號生出的變化,先是五十人一隊,當兩旗相交,立變為五隊合一的二百五十人為一隊,到五旗相交,則十隊合一成五百人一隊,看得人目為之眩。無論如何變化,陣形仍保持整而不亂,可知宣永等為訓練他們費盡心血,再非以前拉雜成軍全憑鬥志作戰的烏合之眾。
只恨比起李世民的唐軍,無論在實戰和經驗上均相差甚遠。李世民手下將領隨便找幾個出來已非像高佔道、陳長林這些沒上過多少次戰場的人能相比。
寇仲暗下決心,定要盡力練軍,使手下在上戰場時不是去送死而是取勝。
由臥龍居整理推出
第十章 噩耗頻傳
接著的十多天,寇仲忙碌至差些兒沒睡覺的時間,既要設法瞭解少帥國行政經濟民生各方面的問題,又要試圖把少帥軍訓練成心目中理想的全能戰士,更兼要栽培五百名像李世民玄甲戰士的親兵,當然忙得不亦樂乎。
這五百親兵可不是隻看體格強壯與否挑選的,首先是在忠誠方面沒有問題。所以絕大部分均由雙龍軍舊部、卜天志的巨鯨幫徒和追隨宣永多年的手下中挑選出來。這批人不但有武功底子,還精於江湖門檻。
來自雙龍軍的手下曾經寇仲和徐子陵指點武功心法,潛往長安後從沒鬆懈過練功,精選出來的更是武功高強,忠誠方面無可懷疑,等若寇仲的子弟兵。
宣永的人全體出身於瓦崗軍,屬翟讓系統的人,勝在戰鬥經驗豐富,久經戰陣。
至於來自巨鯤幫的戰士,則長於操舟水戰之道。
三方面人材合起來的整合親兵團,囊括各類形的兵種,再加寇仲的悉心培訓,人數雖少,實力卻不能小覷。寇仲名之為〃飛雲騎〃。
寇仲是個沒有私心的人,把從塞外學來的東西盡傳手下諸將,諸如練馬御馬之術、觀天察變的秘訣,突厥人的行軍戰術,一股腦兒說出來,讓諸將憑本身才情各自領會,當然都得益不少,對練軍的質素大幅提升。
分散於各地同為建立少帥國而努力的白文原、焦宏進、任媚媚、陳長林、洛其飛、牛奉義、查傑、陳家風、謝角等紛紛趕到梁都見寇仲,他們對寇件有種近乎盲目的信心和崇拜,雖知形勢險惡,仍深信寇仲迴天有術,茫不知寇仲正為少帥軍的存亡擔憂。
重返彭梁,另一個驚喜是在陳長林監督下,從江南招攬回來的船匠配合宋家遣來的巧匠依魯妙子秘卷的圖樣用料建成二十八艘以〃飛輪〃推動的快速戰船。每艘飛輪船可容五十戰士,以腳力推動裝在船尾的槳葉圓輪,船速遠勝風帆快艇,且能在狹窄的河道靈活自如,令少帥軍大幅增強水上作戰的能力。
飛輪船上裝上陳老謀從魯妙子秘卷領悟後改良設計出來的弓音箭機,可連續發射遠達五十丈外目標的火弩箭,這方面由宋缺遣來的巧匠負責打製。沒有他們,縱使魯妙子復生,亦不能於短短一年時間內造出如此威力驚人的戰爭工具。
其他守城、野戰、攻堅的器械更是不勝列舉。
寇仲最大的長處是像李世民般深得人和之利,不同處是李世民處處受制,定仲則可放手而為,兼之財力雄厚,人材物資則有宋缺源源不絕的支援。且得道多助,像翟嬌和龍游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