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縣級班子的科級幹部有限,一般鄉鎮的黨委書記進入班子的機會微乎其微。
在主持金鑫鄉工作的這一段時間裡,人才短缺成為李家濤最為頭疼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李家濤覺得有必要純潔和最佳化金鑫鄉的幹部隊伍。
朝中有人好做官。李家濤曾經是縣委書記陸濤的專職秘書,和新任縣長劉銘章的關係也很不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銘章還欠李家濤一個天大的人情。如果不是李家濤,劉銘章想要當上小耒縣的縣長,還需要費一大把的力氣。
有陸濤和劉銘章的支援,李家濤只給出了一個理由:金鑫鄉現在幹部隊伍過於老化,能寫又能跑的年輕幹部少之又少,各種彙報材料多,金鑫鄉需要人才
於是,李家濤開始採用自己的特殊手段打造自己的嫡系隊伍。
出於政治上的考量,在現有幹部資源中調整,只會產生兩種結果,調整到如意崗位的幹部心裡歡喜,調整到不如意崗位的幹部心理憂愁無比
人都是不滿足的動物,自sī又自利。心懷歡喜的幹部認為只是把該給予他們的,給予了他們而已。憂愁無比的幹部則認為領導無端地剝奪了他們的權和利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矛盾,李家濤只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把他們認為不可能得到的給予他們。
透過利用自己和縣委書記陸濤以及縣長劉銘章的關係,李家濤把金鑫鄉的好幾個副科級幹部和股站長推薦到了縣委辦、縣府辦、交通局、水利局等單位,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縣裡的領導,增加獲得提拔和調動的機會。
同時,李家濤把身邊的人推薦到領導身邊,也是間接地替李家濤做了政治上的宣傳。
空缺的股站長則由副職暫時代理。
李家濤又把幾個表現突出的儲存幹部甚至村幹部調到了鄉里出任副股站長,為他們將來在政治上的進步打下基礎。
這一調整方案讓金鑫鄉的幹部皆大歡喜。長期任副職的老同志終於主持了股站的工作,對李家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sī下里說:“別看小李書記年紀不大,善於平衡各種關係,協調複雜矛盾,政治上非常成熟。”
李家濤則心裡樂呵呵地,自然很高興聽到這樣的評價。
事實上,李家濤也並沒有把一次小小的幹部調整提高到政治層面,他不過是利用了人們的心理預期,對於政治上不要求大的進步的老同志,把他們想要而長期得不到的給予他們。
人是現實主義者,李家濤給了他們一個臺階,他們躍上一個層面思考問題,看到跟隨著李家濤會有前途,自然願意站到李家濤的旗下,跟隨著他一起打拼江山。
再說,人心都是肉長的,從人情上面考慮,李家濤投之以桃,他們自然會報之以李
於是,履新的老幹部熱情調動起來了,年輕幹部給鄉里輸送了新鮮血液,展現了活力,整個金鑫鄉的工作局面煥然一新。
一直呆在金鑫縣孜孜不倦的省紀委調查組組長黃祖國處長也不得不佩服李家濤這個年輕人的能力,甚至在一次向原來的省委副書記現在的楚南省省長趙東方彙報的時候,忍不住提到了這個問題。
讓黃祖國想不到的是,趙東方省長居然把李家濤對金鑫鄉幹部調整的過程以及取得的效果問了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個電話打了將近半個小時,讓黃祖國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因為能夠進一步得到趙東方的賞識,黃祖國對李家濤的印象也好了很多。
“都說高東陽是楚南省的官場教父,依我看,要不了幾年,李家濤這個年輕人只怕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嘍。”結束通話了電話,趙東方禁不住嘀咕了一句。當然,這不足為為外人知。
只是,在趙東方眼中,李家濤就是一個官場小教父了,假以時日,只怕要跳龍門
————分割線————
畢竟是驚天大案,省紀委調查組為了把按鍵查清查實,辦成鐵案,分成幾個組每天在金鑫鄉的山山溝溝裡奔走,收集材料,晚上還要開會交流情況,工作異常辛苦。
和調查組相處久了,和調查組成員hún熟了,看著調查組的同志每天吃著清茶淡飯,有人的臉明顯地消瘦下去。
李家濤的心裡也覺得有些過意不去,意志差點出現了動搖。
不過,李家濤很快就說服了自己,必須堅持用這種辦法對付黃祖國,不能後退,稍微一後退的話,就很有可能功虧一簣
陸濤書記和劉銘章縣長每天都打電話詢問案件的進展情況,劉銘章還特意讓財政安排了十萬元的接待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