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上官來看過一次後,對他頗有嘉勉。因著這個事,馮縣令對李三思也更加信任,覺得這個年輕人不僅遇事果決,更兼有遠見卓識。
雖然得東家的信任,同僚的敬畏,李三思卻深知太剛則折的道理,對縣衙中上上下下的人都更加平易親和,不端架子不擺威風,到也慢慢將眾胥吏心中的不滿之氣給捋順了。
李三思的職分是主理刑名,佐理刑案是他的主要工作,但一縣之地的刑案和要案畢竟極少,民間爭訟之類的小案子卻不必勞動他來干預。這蕭山縣的百姓本就好訟成風,之前是隻要進衙門告狀,不論大事小事都要先給錢,告狀的人也就沒有太多。此番整風之後,胥吏白役們不敢胡亂收錢,縣署的八字衙門是真正朝南大開了。告狀不要錢,不告白不告,這告狀的百姓就驟然多了不少。
告狀有正經要緊事也罷,但是每日前來縣衙喊冤告狀的,絕大多數都是一些諸如李家的牛吃了李家的禾苗、趙家的院牆倒了壓壞王家的牛棚之類的雞零狗碎的事。
李三思覺得無趣,也就懶得常去聽審,只是苦了馮縣令而已。
這些民事糾紛不同於刑案,馮縣令擅長的打板子技能派不上用場,但處置起來又不比刑案少費腦筋。要是不管,於法於理都不合。縣令是老百姓的父母官,當父母官就是得為民作主,大事要做主,小事就更要做主。老百姓一輩子也難得遇上一件需要上公堂的大事,小事就多了去,也都關乎切身利害,父母官不給自己作主那怎麼行得?
一日,李三思碰見馮縣令滿臉的疲憊地從公堂上下來,便笑問道:“馮大人,今天審的是兄弟爭產還是親家悔婚,又或者是小叔子偷寡嫂?”
馮縣令一臉苦相地道:“差不多,都是些狗皮倒灶的事。這個地面真是好訟成風,芝麻小事也非要告官不可,依律我又不能不管,可是把我給煩死了。”
李三思微微一笑,道:“馮大人,你請我喝一頓好酒,我就給你支上一招,保準能讓你輕閒不少。”
馮縣令素來信服李三思之能,忙道:“好,好!莫說一頓酒,十頓我也請。”
李三思輕搖手中的拆扇,說道:“我這法子說來也簡單,就是一個‘緩’字。對這些瑣碎的訴案,不是不管,只是緩上一緩。以後但凡有人來告狀,只要不是什麼緊急事務,你就讓他明天再來。小事爭訟,大多是因為氣上心頭。你讓他緩一兩天再來告,他的氣消了,冷靜下來,就會覺得為小事告狀不值得。
像那種兄弟爭產的家務事,一旦對薄公堂,就真的是翻臉成仇了,以後再也難以和解,未免有傷人倫。到不如讓兄弟兩人有一兩天時間消消氣,等冷靜下來,就會念及兄弟之情,也就能會慢慢和好如初。這豈不正好又有敦風勵俗、教化人心的功用?”
言畢,李三思熟稔瀟酒地一抖腕,刷地收扇在手。這一抖卻將他自己抖醒了,李三思惕然驚覺自己的做派就已經很像古人。像到這個程度也就足夠,再多就是對不起自己前22年的人生。不妨吃古人飯,穿古人衣,說古人話,“三觀”卻必須是自己的。
他心意既決,不動聲色地雙手將紙扇掰斷。
馮縣令自然瞧不出李三思心中的決斷,對他的計策到深以為然,彷彿是得了錦囊妙計一般,頓時倦容盡掃,十分開懷地道:“聽君一席話,勝作十年官呀。你的這條舉重若輕的緩兵之計,既不違背律條,又正合乎聖人化教。當真是值得一百頓酒!高,實在是高!我說你年紀輕輕,怎麼就能想得出這樣老道的好辦法呢?”
李三思笑而不答。這件事說破就不好玩兒了,其實他也不過是師法古人而已。
明宣宗年間有一位松江知府趙豫,深患當地好訟成風,於是每有告狀訴訟者來,只要不是急事。他都會讓對方明日再來。等到告狀人隔夜之後消了氣,也就不來了。久而久之,當地百姓編出一句話來取笑趙豫:“松江太守明日來。”此後,當地好訟之風漸息。
史載,趙豫在松江為任十五年,政通人和,深得百姓擁護。那位趙豫只比馮縣令要早上百餘年,說起來也是他的前輩。但馮縣令是熬了好幾個寒窗十年到四十餘歲金榜題名,才得以選授這縣令一職,是以向來也沒什麼心思像李三思那樣盡讀些雜書,因此他反到不如李三思熟知這則軼事。
自此之後,馮縣令就按照李三思傳授的妙法,只要來告狀的不是要緊事,就吩咐他明日再來。這法子果然是立竿見影,有一半左右為小事情到縣衙告狀的人聽了馮縣令的“明日再來〃後,次日並沒有真的再來。由此,馮縣令要審的案子由平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