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
沒想到我的這種“想法”成了一種信仰,我居然一直“努力”到高二的一次高分數中才發現:我在高中的數學學習中,除掉做題目厲害外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發現,我終於感覺到自己的愚蠢。。。。。。
從此我決定我不再為分數讀書,我要為理想,為目標而讀書,我要堅持我以前的“創造式學習”,我不再“影印式學習”。
我從新進入我的數學天堂。
2008年6月7日那天下午,我沒看數學試卷,我在我的0分試卷上寫滿了數學論文,我本想讓那些想傀儡一樣的高考改卷者看看,沒想到傀儡終究是傀儡,一題不答也妖給8分。
出考場時我看到了驚人的一幕,有人居然一出考場就哭了,我不經意一聽,原來高考數學題目很難,他們自以為可以考重點的都考輕點了。
我的內心再一次受到:轟轟烈烈喊素質教育,紮紮實實搞應試教育的強烈震撼,我決定*現行高考制度,毫無保留地對高考炮轟到底。
其實現在中國人都知道應試教育殘害了無數的人才,但是他們也無奈地認為:“既然不能改變那就只能適應。”所以他們心甘情願做考試的機器,做影印機。
同時,我也採取了既然不能改變別人,那就只能堅持自己的做法,順利考了個0分。
當然高考考0分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那也是一種很無奈的做法,如果現在的高考不是如此的窩囊不堪的話,我絕對不會去考0分。
為了升學率,為了高考,許多學校流行“封閉式管理”,其實那是比監獄更監獄化的“監獄式管理”,他們根本不把學生當人看,為了他們學校的名譽,為了他們學校早日脫離輕點進入重點。他們為學生安排習慣:早上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點,幾點睡午覺,幾點又起床,幾點又上課。。。。。。。不知道這些學生還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連他們自己都自稱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