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讓兒子受到來自應試教育的從肉體到心靈的摧殘,甚至不讓自己的孩子去學校接受應試教育,而是親自編寫了50萬字的教材,自己給孩子上課。
可是很不幸,李堅們依舊只是星星之火,而嘲諷李堅們的聲浪則如厚重的鐵幕,壓抑得人窒息。說什麼“高考之大,無奇不有”,把李堅們等同於當年*時期的“白卷英雄”張鐵生,把李堅們的奮勇抗爭當作茶餘飯後的笑話奇談,大肆譏嘲抨擊。正因為如此,高考的弊端雖然為人人共見,成為所有的考生(除了極少數患有考試癖的心理變態者)的心頭之痛,而高考制度永遠得以毫不改變的維持。
據稱,目前的李堅已經屈服於輿論的壓力,改變了想法,準備明年正兒八經地參加高考了。專家們該欣慰地長吁一口氣了吧。
2。誰該為“零分狀元”的無知負責?
作者:李輝
貴州印江高三學生李堅在今年的高考中,做了件出格的事——絞盡腦汁爭取門門考零分。按照他的說法,是想以此方式反對現行教育制度。最終,他僅語文得了12分,加上20分的民族分(他是苗族),總分32分。(8月26日《重慶晚報》)
對於中國現行教育體制的弊端,如孫元明研究員所言,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李堅的這種極端做法,也無法改變現狀,故筆者也不擬多言。就李堅同學的“零分秀”本身來說,那不過是一種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