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時日本還掌控著遠東地區,但是日本很清楚遠東地區的防禦能力遠不能和經營日久的朝鮮相比,在遠東地區阻擋中國的就是寒冷的天氣,只要天氣轉暖,中國必定會毫不猶疑的發動攻擊,到那個時候日本就只能退縮到海島之上,老實的做漁民吧,世界霸權和日本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
要知道裕仁可是整日裡都做著統治萬國萬民的迷夢呢,怎麼能夠坐視潰敗呢,裕仁先是把田中義一找了過來,一頓臭罵,裕仁已經給他下了死命令,日本陸軍必須嚴防死守,絕對不能失去漢城。
不過裕仁也清楚,陸軍能夠保住現有的戰線已經很不錯了,想要進取,甚至挫敗中國就只能靠著強大的聯合艦隊了,這是日本唯一的機會。
而且迫使日本儘快發起海上決戰的還有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海上潛艇作戰彰顯了威力,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中國已經將五十萬噸的貨船送到了海底,而且中國針對日本的護航行動採取了狼群戰術進行應對。
四五條潛艇提前佈置成一個巨大的扇形陷阱,等到日本船隊進入伏擊圈之後,從四面八方發起攻擊,這種德國海軍二戰的看家本事,被中國提前使用出來,效果好的驚人,不只是貨船被擊沉。就連一些速度較慢的鐵甲艦也逃不過去。日本已經損失了四艘軍艦。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十分有限,就連糧食都不能做到自給,原本日本還能夠從中國得到糧食,現在雙方已經開戰,日本根本別想得到,另外臺灣也是一個重要的糧食基地。不過航線時刻面臨著中國潛艇的威脅,根本無法將糧食運送到日本本島。
如此一來日本就面臨著嚴重的飢餓威脅,只能夠施行嚴格的糧食管制,將農民手中最後一點餘糧都收集起來,除了供應東京的權貴之外,還要有限供應陸海軍。以及軍工企業,至於那些農夫的死活就沒有人搭理了。
當然日本高層也不是傻子,不快點取得進展,只怕日本國內就要再一次爆發米騷動,到那個時候日本就真的維持不下去了,因此儘快從海上打破僵局已經刻不容緩。
中日之間的地形位置決定了兩國的海上交鋒不會有太多的選擇,對於日本來說最有效的就是衝到渤海灣,直接攻擊天津。進而威脅北京。要知道天津是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和鐵路樞紐,北京市政治中心。只要威脅到這裡的安全,就能夠打亂中國的佈置。
不過只要日本沒有發瘋就不會這麼做,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深入海洋之中,在兩個半島之上駐紮了大量的中國空軍,如果日本衝了進來,中國一定會讓他們嘗試一下穿梭轟炸的威力。
經過仔細的思考,日本決定將日本的聯合艦隊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長門號戰列艦和加賀號戰列艦為核心,赤城號航母和鳳翔號航母提供空中保護,日本攻擊的目標就是舟山群島。
這裡位於長江口,正好是中國南北航路的中心,戰略位置最為重要,日本也將最精銳的力量集中到了這個方向,準備和中國一決生死!
另外日本派遣了以陸奧號戰列艦為核心的戰列艦編隊,主要的任務就是切斷南海航線,日本也估計到了南海地區並沒有中國的海軍航空兵,只有陸基飛機能夠威脅到戰列艦編隊,不過這些戰列艦要是在陸基飛機的航程之外行動就沒有什麼危險了,要知道南海還是很廣闊的,日本完全可以在外圍形成一條封鎖線。
在開戰之時日本並沒有這麼做,就是有些忌憚英法的干涉,不過現在日本面臨著生死存亡,絕對不會有任何的顧及了,誰敢阻擋,誰就是日本的敵人!
攻擊南海航線的核心就會陸奧號戰列艦,這是長門號的姊妹艦,比起長門號還要大了一些,在日本海軍之中是最具威力的戰艦之一,除了陸奧號之外,還有扶桑號戰列艦和金剛號戰列艦,另外還有一些輔助艦艇,可謂是兵強馬壯。
日本首選的攻擊目標就是東沙群島,日本希望能夠佔據這裡,既能作為日本攻擊中國本土的前進基地,又能當做日本切斷南海航線的支點。
日本人本以為自己的行動很隱秘,不過他們出海不久就被中國的潛艇發現了,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中日之間的海域雖然不小,但是並不足以容納兩支大艦隊,而且中日互相都有數量驚人的間諜力量,因此想要做到完全保密只是一廂情願。
湯薌銘在得知了日本海軍的攻擊行動之後,立即決定讓廣西號和重慶號前去應戰,雖然是這兩艘軍艦都是德國一戰之前的老艦,但是中國已經進行了數次改進,尤其是廣西號還換上了380毫米的主炮,火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強,已經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