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2 / 4)

小說:辛亥軍閥 作者:冥王

制就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們一樣,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整個西方世界在工業革命之中,也被猶太思想影響了,甚至是操縱,美國的清教徒信奉的經濟學絕大多數都是從猶太經典之中照搬過來。

中國和西方的分歧其實體現在方方面面,從認知社會的根基上就嚴重不同,中國人講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西方強調博弈和勝者通吃。

喬宇當然不會指望猶太人會發生什麼變化,只是故意抬高價格而已,其實本古裡安和小洛克菲勒等人也早就清楚,這個世界上能夠給猶太人提供庇護的人並不多。而中國就是最好的選擇。

“總統先生。現在德國反猶浪潮越來越高,大量的猶太人都有生命危險,我們之前也有過合作,您還答應幫助猶太復國,我希望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能夠得到您的幫助,我們願意提供一切您需要的東西!”

小洛克菲勒已經做好了挨宰的準備,喬宇也故意察哈爾沉默了半晌。然後說道:“你們願不願意去印度?”

防範財團滲透是時刻都要緊繃著的一根弦,絕對不能放鬆,因此中國不可能門戶大開,讓猶太人隨意進來,因此喬宇提出了印度。

自從喬宇支援錢德拉在印度發動起義之後,整個印度社會積累的矛盾就開始大爆發。最開始是針對英國人,緊接著就發展成了針對種姓制度,世家門閥的社會革命運動,尤其是一些信奉蘇聯革命理論的人也加入其中,讓印度變成了一鍋粥。

不過這樣一來印度社會的原有上層也受不了了,他們生怕革命發展下去,會把英國人和他們都清理掉,因此原本的王公貴族。婆羅門。剎帝利,以及一些錫克教的富翁世家都放棄了反英的主張。開始站在殖民政府一邊,協助英國人鎮壓起義軍,防止威脅到他們的權威。

而上層社會的這種舉動被民族主義者,還有年輕學生視為對民族的背叛,反倒讓他們毫不猶豫的加入到了錢德拉的起義之中,這幾年錢德拉的革命運動時起時落,但是卻一直頑強的存在,像是一顆釘子一般,牢牢的釘在了印度東北,甚至已經蔓延到了中部地區。

整個印度已經被撕裂開來,喬宇這個時候提出讓猶太人前往印度,也是為了讓那裡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本古裡安眉頭緊縮,試探著問道:“總統先生,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是不會允許我們進去的,而且戰亂不斷,我們手無寸鐵,去了恐怕會有危險。”

“哈哈,英國就憑著九千人的行政官員就能管理印度麼?這不是笑話一樣麼,漏洞多得是,而且你們不是希望建立自己的國家麼,不管最後在哪裡建國,你們都需要經過戰火的考驗,印度現在是最好的練兵場,中國還可以繼續給你們提供軍火援助!”

對於將建立獨立的猶太國視為畢生使命的本古裡安,這個提議的確是充滿了誘惑,曾經中國就提供給他們一批猶太軍人,這些人多數都被送到了巴勒斯坦地區,成為了保護猶太移民的忠誠衛士,深受讚揚。

但是這些人的數量畢竟有限,距離建國更是十分遙遠,如果能夠廣闊的南亞次大陸上面練兵,對於猶太人而言可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總統先生,對於您的提議我完全贊同,猶太組織可以先提供一億美元用做移民之用,只是猶太人之中還有大量的老弱婦孺,以及大量的學者,他們不能去充滿危險的印度!”

“中國可以安置一部分,但是僅僅包括婦女兒童,以及教師,技術工人,科研工作者,其餘的商人,銀行家,宗教學者一個都不允許。另外他們在中國的暫定期限只有十年,時間一到必須全部撤走!”

喬宇提出的條件讓小洛克菲勒和本古裡安也是面面相覷,看來猶太銀行家在中國的名聲已經臭大街了,不過中國能夠安置這些人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剩餘的一些人他們都能處理。

當然還有數量更多的普通猶太人,這些人就留在德國聽天由命吧,猶太財團一向只看重利益,他們努力實現復國的夢想也是有著深刻的利益訴求,因此他們只救有用的人,那些沒用的人自然就被拋棄了,就算是同胞也是如此。

“我接下來回去德國訪問,希特勒那裡我會和他談一談,讓他適當放鬆一下限制!”

對待猶太人,希特勒也不是第一時間就送進焚屍爐的,最開始只是限制工作,驅逐出境,只有猶太財團感到了威脅,才會想辦法從德國撤出人員。

小洛克菲勒一聽喬宇居然願意幫助說動希特勒,頓時喜悅非常,要知道憑藉著喬宇的身份。不管希特勒願不願意都要答應。這就是一個強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