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3 / 4)

小說:辛亥軍閥 作者:冥王

厚的歷史傳承,想要輕易讓支那屈服是很難做到的,朕十分認可你們的判斷,可以看出首相對支那的觀察很用心!”

“多謝陛下誇獎!”東條英機其實從心底根本瞧不起中國,他認為中日戰爭完全是中國僥倖獲勝,現在日本已經很重視海軍航空兵的建設,只要再次開戰,日本一定能夠獲勝。

當然東條也不得不承認,即便是能夠擊敗中國,日本最多也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現在他向裕仁講述的作戰計劃是石原莞爾,岡村寧次等一批中國通制定的。

“陛下我們的速戰速決,針對的是美國,美國是所謂的民主國家,凡事都要在國會之中扯皮,根本沒有決斷能力,這種政體根本就是毫無戰鬥力的,德國能夠輕易擊敗法國,就是最好的證明。另外美國又是一個移民國家,大部分民眾並沒有國家認知,對付這樣一個國家並不是很困難,關鍵就是要避免美國將工業潛力動員起來,因此帝國完全可以先將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打掉,然後兵圍美國西海岸,迫使他們簽訂城下之盟,帝國就能夠擺脫目前尷尬的處境!”

裕仁聽著東條英機的講述,他也頻頻點頭,的確相對於中國,美國似乎更有可乘之機,如果能按照東條的設想,先把美國擊敗,然後集中所有資源同中國決戰,當然最理想的就是這個時候德國能夠消滅歐洲所有的敵人,有了天下無敵的德國在後面壓陣,日本的膽氣也能更加壯起來。

在裕仁看來東條的方案是最合適的了,不過說實話不過是他們一廂情願而已,美國是能夠輕易就被淘汰出局的國家麼,如果這麼輕易能夠對付美國,希特勒就不會對美國百般忍讓了。

德國真的能夠輕易佔據整個歐洲麼?還有中國會任由日本擊敗美國麼?可以說日本的作戰設想完全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之上,當然也必須承認,這是日本唯一可能的獲勝機會,日本上下還有著擴張的野心。

讓這些小矬子接受日本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大國的事實困難實在是太大了,他們只能儘可能的將敵人想的弱一點,蠢一點。

“首相,現在帝國的海軍只有四艘大型航母,能夠擊敗支那和美國麼?”

裕仁從大方向上肯定了東條的戰略構想,現在需要考慮的就是日本的實力了,這時候東條臉上也不知覺的抽搐一下,日本的聯合艦隊和中美兩國相比都沒有優勢,中國有八艘大型航母,而美國全國共有十二艘大型航母,在太平洋戰區就有六艘,都不是日本能夠輕易比擬的。

“陛下,帝國海軍雖然還稍顯弱小,但是兩個月之內信濃號和大鳳號大型航母就能夠下水,另外帝國又建造了一級最大型的航母,排水量超過六萬噸,命名為大和號,在一年之內也能夠下水,這三艘航母都是帝國造船精華的結晶,絕對能夠以一當二!”

日本政府磨刀霍霍的準備參戰,而中國方面也在加快備戰速度,海陸空三軍的主要裝備在幾年之前就已經開始試驗換裝,現在中國的軍隊已經處於一個極高的戰備狀態,另外中國又開始擴充陸軍,這些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喬宇再度離開了北京,秘密前往琉球島視察,作為中國海上門戶所在,琉球自從到了中國的手中之後,就大力投資,擴建了軍用港口和飛機場,又挖掘了數量眾多的地下倉庫,用來囤積彈藥糧食,在島嶼之上中國還建造了大量的防空設施。

喬宇這一次要視察的就是中國新近裝備的雷達,在原本的歷史上最早是誰發明了雷達已經很難說了,不過公認的最早投入實戰的是英國的雷達,這些雷達在不列顛空戰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幫助英國提前發現德國龐大的機群,皇家空軍能夠提早做出應對,使得飛機的作戰效能極大的提高。

對於這種革命性裝備喬宇不可能不做準備,實際上早在喬宇下令之前,中**方就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應對的就是空中的飛機,中國在戰爭之中頻頻使用飛機轟炸別人,自然最擔心被別人如法炮製,因此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探測空中金屬目標的裝備。

在1922年,著名的無線電之父馬可尼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就是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可以透過發射無線電波,然後憑藉迴聲探測船隻的位置。

這個設想引起了中**工領域的注意,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術積累之後,中國在1935年研製出了第一款軍用雷達,採用十六厘米的波長,不過探測距離並不能滿足需要,而且也電磁波也不夠穩定,中**方並沒有大規模的裝備。

就在三年之後中國研製出一款新型雷達,實用十厘米波長的磁探管,能夠在64。4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