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緩衝區的命運,暹羅的國勢就會受到兩國的巨大影響,根本別想好好發展國力,改善民生,不過可悲的是暹羅沒有力量改變悲劇的現狀,而中國終於給暹羅提供了第三個選擇,把昔日的老宗主引入其中,憑藉著中國的勢力對抗英法,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才是最穩固的局面。
因此暹羅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邀請中國來訪,還放出了克拉運河的訊息,藉此來敲打英法,中國也對此事極為重視,財政部長江永貴和外交部長顧維鈞一同來訪,顧維鈞在暹羅象徵性的待了三天就動身前往歐洲,前去參加裁減軍備的會議。
江永貴則是一直呆在暹羅,會見各界名流,共商兩國發展事宜,尤其是江永貴向暹羅國王拉瑪七世提出了組建運河公司的主張,並且希望能夠去美國上市,進行金融融資,除此之外,江永貴還帶了一大批優秀的水利專家,準備對克拉地峽進行考察,擬定修運河的方案。
暹羅最開始也不過是想借機敲打英國而已,並沒有要假戲真唱,一看中國竟然玩真的了,暹羅也有些擔心,不過江永貴手段也是極為老辣,他當即丟擲了一個商貿合作計劃,中國將從暹羅進口農礦產品,然後幫助暹羅出口機器裝置,並且幫助暹羅建立化肥廠,全面提升暹羅的農業產能。
暹羅境內河網密佈,降水豐富,水稻產量很高,在後世也是主要的糧倉,另外泰國還有大量的橡膠園和錫礦,這些東西都是中國急需的,而暹羅如今財政困難,正缺少市場,中國提出的合作條件十分平等,沒有太多的附加條件,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要中國和暹羅聯手修建克拉運河。
蘇伊士運河修通之後,頓時就成了埃及的一個重要經濟支柱,如果克拉運河修通了,暹羅也能夠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不只過往船隻要繳納數量不菲的稅收,而且沿途還會吸引來大量的投資,得到大量的工作崗位,新加坡那種躺著收錢的生活讓暹羅人太羨慕了。
就在江永貴即將離開暹羅的時候。暹羅國王拉瑪七世突然決定隨同江永貴一同訪問中國。面見大總統喬宇,共商中暹兩國的合作。
廣西號在歸國的陸上就接到了國內的命令,要求廣西號參加海上軍演,充當藍軍一方,拉瑪七世早年在英國留學,自詡知兵,尤其是在英國那樣一個海軍氛圍濃厚的國家。拉瑪七世對於海軍還有著極大的熱情,只是暹羅國力薄弱,沒有能力建成一支強大的艦隊,因此聽說中國準備進行了一場海上演習,當即要求進行觀禮。
中國也樂得向這位國王展示強大的海軍力量,因此拉瑪七世成為了這次觀禮的最重要嘉賓。
這一次中國方面演習的背景為某西方大國與中國在南疆地區出現爭端。中國海軍緊急行動,保護華人安全,然後某國派遣強大的海軍艦隊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直逼中國南疆。
而中國海軍在得到情報之後,派遣由起點號和揚威號為核心的航母編隊立即南下,迎擊來犯的敵人艦隊。
可以說中國這場演習的針對物件已經十分明確,那就是英國。而南疆某地也就是香港。這次就是模擬香港出現了爭端,英國兩國介入之後。中國如何應對,藍軍代表英國,一共出動兩艘戰列艦和一艘航空母艦,紅軍代表的中國,主要使用兩艘航母。
英國艦隊想要快速透過南海海域,進入香港,援助在那裡的守衛部隊,而中國航母編隊的任務就是截殺這支艦隊,由於兩支艦隊都擁有航母參戰,中英兩國都派出了艦載機進行偵查。
中國艦載機憑藉著效能優勢率先發現了英國艦隊,然後中國艦載機編隊出動,率先攻擊英國航母,英國艦載機也出動進行攔截,中國飛行員進過奮勇作戰,將英國艦載機大半擊落,同時成功突破英國的防空圈,對英國航母進行了猛烈的攻擊。
英國航母被擊沉,緊接著中國將攻擊重點放在了那兩艘鉅艦上面,兩艘鉅艦雖然火力強悍,但是面對航母的時候,既不能攻擊到對方,又無法逃跑,完全就是被動挨打的局面,最終裁判判定,紅軍以三十一架艦載機的損失成功擊沉了三艘英**艦,雖然這只是一場演習而已,但是隨著中日戰爭的結束,英國就變成了唯一還佔據中國領土的國家,這種戰爭在未來極有可能發生南海之上。
這一次演習就是一次亮劍行動,劍鋒直指的就是大英帝國,當年的英國憑藉著一兩萬人就能夠遠征萬里,在海岸上面隨便架幾門炮就能夠讓一個千年古國屈服的歷史已經過去了,現在已經不是英國攻打中國了,而是強大的中國隨時會對英國展開攻勢,將他們從亞洲這塊土地之中趕出去。
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