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設計正好相反,是從艦首把水吸進去,再經葉輪噴出艦尾,從而推動艦艇前進。”泰勒停頓了一下,皺起了眉頭。“我記得每個軸隧上至少得安裝兩個葉輪。60年代初期,人們曾研究過,還試製出了模型,可是後來又放棄了。原因之一是他們發現一個葉輪不如幾個葉輪效果好,大概是後壓的問題,這是個當時沒料到會出現的新原理。記得後來他們裝上了四個葉輪,看起就同噴氣發動機上的壓縮裝置差不多。”
“為什麼又拋棄了呢?”瑞安一邊聽一邊迅速地作著筆記。
“主要是功率問題。不管你使用多大功能的發動機,進入軸隧的水總是有限的。而且,這種傳動裝置佔據的空間太大。後來雖然換上了一種新型的電感發動機,略為縮小了體積,但是,在艇殼裡還得增加許多輔助機器。潛艇裡沒有那麼多的空間,就是這艘龐然大物也是如此。這種推進裝置的最高速限應是10節左右,雖然它已消除了空泡噪音,還是不夠理想。”
“什麼叫空泡?”
“當螺旋槳在水中高速旋轉時,槳葉後緣外會產生一個低壓水域,造成水分蒸發,產生一串串小氣泡。在水的壓力下這些氣泡迅速破裂,水就會向前湧進,撞擊到槳葉上。這就會產生三個後果,第一,產生噪音,而我們這些潛艇駕駛員最討厭噪音;第二,引起震動,這又是我們討厭的,這就象老式客輪一樣,由於震動和滑動,艦尾顛動的輻度可以達到好幾英寸。要使一艘五萬噸的艦隻震動起來,需要有相當大的力量,這麼大的力量就會具有破壞力。第三,螺旋槳損耗大。象那樣巨大的葉輪一般只能用幾年。所以,過去都是用螺栓把槳葉固定在槳轂上,而不是澆鑄成一個整體。現在,震動問題主要存在於水面艦只,而螺旋槳的損耗問題後來也由於改進了冶金技術得到了解決。
“現在,這個軸隧傳動系統防止了空泡的問題,但並不是不產生空泡了,而是它產生的噪音在軸隧裡基本上消失掉了。問題不在這兒,而在於,如果軸隧太大,又不實際。所以,一部分人正忙於解決這個矛盾,而另一部分人便開始埋頭改進螺旋槳的設計。現在,潛艇一般使用的螺旋槳都相當龐大,因為這樣就可以在一個給定速度內降低螺旋槳的速度。轉速降低,空泡就減少。此外,空泡還受到水深的影響。在幾百英尺以下,水壓較高,可以阻止空泡的形成。”
“那俄國人為什麼不照抄我們的螺旋槳設計?”
“估計有幾個原因,螺旋槳的設計要根據艇殼和發動機組合裝置而定,所以照抄我們的不可能對他們自動適用。何況,這種工作很多方面還要依靠經驗,要經過反覆試驗和失敗。這比設計一個機翼還要困難得多,因為獎葉橫截面在轉動時變化很大。我以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冶金技術不如我們先進,他們製造的噴氣機和火箭發動器功率也因此不如我們。所有這些新設計都離不開高強度合金,這是一門非常狹小的專業,我只知道一般的概念。”
“慢著,你是說,這是一個無聲推進系統。最高時速為10節,對不對?”瑞安希望能明確這一點。
“這是個大概的速度,我還要用計算機進行模擬計算,然後才能搞準確。泰勒實驗室裡可能還儲存著這方面的資料。”泰勤指的是位於塞文河北岸的海洋系統控制研究所的設計實驗室。“說不定還屬於機密,不過我對這份資料還得持很大的保留態度。”
“為什麼?”
“那都是20年前的事情了。當時他們只製造了15英尺的模型,對潛艇這玩藝兒來說太小了。請記住剛才提到的那個他們碰到的新原理,那個後壓問題。諸如此類的問題可能還有。我估計他們也做了一些計算機模擬計算,但是即使做過,當時的數學模擬技術也太簡易。現在要重新計算這個速度,首先得要拿到泰勒實驗室原來的資料和程式,重新核實,然後根據這艘潛艇的結構擬出一個新的程式。”他輕輕地敲打著桌上的照片。“擬出程式之後.還需要用一部大型計算機進行運算。”
“你有把握嗎?”
“沒問題。我還需要得到這艘潛艇的準確規模,不過這種差事我以前幫‘水晶城’那裡的人幹過。難辦的是預約計算機的使用時間。我需要一部大型計算機。”
“也許我可以安排讓你使用我們的計算機。”
泰勒笑了起來。“恐伯不能用吧,傑克。這是專業性很強的材料。我要的是克雷——2型計算機,是一種大玩藝兒。這種運算得用數學理論模擬出整個艇殼上——這回是從艇殼內——流過的幾百萬小水滴的狀態,同國家航空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