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導讀(1)

經濟失衡與貨幣危機

繁榮的代價

經濟失衡與通貨危機後天有多遠?

至少從正式並大規模使用紙幣的趙宋王朝,到因幣制崩潰而落荒逃離大陸的蔣家政權(公元960—1949年)的這段歷史中,我們大致可以歸納出一個所謂的“千年規律”: 通貨危機實乃王朝傾覆的最直接、最致命的原因。

——張宇燕: 《通貨危機與王朝傾覆》

是什麼造就了虛假的繁榮?是什麼造就了投機和泡沫?是什麼造就了史無前例的全球金融危機?一些人認為,金融危機不可預測,是典型的“黑天鵝”事件——即那些極少發生的、發生之後具有巨大沖擊性的、在事前又很難預測的事件。正如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其《黑天鵝: 如何應對不可知的未來》中所說的那樣,“僅僅一次觀察就可以顛覆上千年來對白天鵝的數百萬次確定性觀察中得出的結論,你只要看見一次黑天鵝就夠了”。另一部分人認為,金融危機是可以預計的,因而金融危機只是“灰天鵝”事件。

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終身榮譽主席利奧?梅拉梅德把這次金融危機的根源總結為七條,如果將其作一個大致的歸類,可以看出,金融危機的根源有宏觀經濟政策的短視、金融監管的失誤以及人性的貪婪。

必須承認,梅拉梅德所列舉的流動性過剩、低利率、場外交易、房屋再貸款和次貸、房利美和房地美、企業“大而不倒”的理念、貪婪等都是發生金融危機的原因。我甚至還可以列舉出更多,比如日元套利交易、利益集團的作用、金融衍生工具的過度使用等。正如梅拉梅德自己所言,“這次金融危機不只存在一個罪魁禍首”。

儘管如此,但面對金融危機我們依舊十分無力。我們可以在事後歸納出發生金融危機的原因,我們甚至在2005、2006年就指出了流動性過剩會造成全球性的金融泡沫和流動性發生逆轉的可怕後果,我們甚至早就指出全球經濟失衡的局面不可持續,發生區域性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很大。但我們依舊沒有預測到肇始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全球性金融危機。

當時,我們認為在全球政治經濟“中心—外圍”的框架下,外圍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發展中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很大,而確實沒有想到中心國家——美國——首先會爆發金融危機。今天,距離次貸危機爆發已經三年了。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如今,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持續,全球經濟依然處在二次探底的風險之中,我們依然無法預計它何時能徹底走出金融危機的影響。

在危機面前,除了需要總結教訓、避免歷史重演之外,我們恐怕還得學會調整自己,適應危機,並對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和貨幣體系做些設想或“思想實驗”。

在現行的國際貿易和國際貨幣體系下,金融危機的發生是常態,是無法完全避免的。金融系統具有天然的不穩定性,它不是從內部爆發危機,就是作用於實體經濟爆發危機。因此,我寧可把金融危機稱之為“灰天鵝”事件,但解釋卻與梅拉梅德不同——那些你只能“窺一斑”而無法“知全豹”的事件,那些你能夠準確地“知其一”而不可能準確地“知其二”的事件,那些我們只能做到“一知”而“半解”的事件……

導讀(2)

更進一步說,這場危機告訴我們,金融危機總是會以不同的面目出現,而我們是無法準確地預測。這場危機也告訴我們,在民族國家作為世界政治最基本的單元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不但是有限度的,而且是可能逆轉的——WTO框架照樣解決不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問題,無論是佈雷頓森林體系還是牙買加體系都解決不了對美元的約束問題。只有是對美國有利的事情,美國才會支援;反之則反是。符合美國利益才是國際貿易和國際貨幣體系通行無阻的前提;反之則反是。因此,金融危機之後,經濟和金融的全球化趨勢不是不可能逆轉的。

金融危機之後,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經濟學家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滑鐵盧”,他們早早指出了問題,卻無法提供一個現成的可操作的方案讓世界經濟走出困境。

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用器物、制度和觀念來劃分文化的不同層次。其實,以此來描述我們面臨的困境之源似乎也很恰當。從觀念來講,美國式的消費資本主義把世界引向了無以復加的境地。“在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消費無度的生活方式,寅吃卯糧的借貸觀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