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小說:好孩子 好習慣 作者:雙曲線

大多是手牽手地領著孩子,要麼抱著孩子,而我和兩個孩子去爬山時,我總是走在最前面,大步流星地爬,就像和孩子比賽一樣。一雙兒女自然沒有我爬得快,他們被遠遠地落在後面。也許你會擔心:孩子摔下山去怎麼辦?孩子磕壞了怎麼辦?孩子走丟了怎麼辦?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一樣的,我妻子也總是擔心這些問題。所以,最初爬山時,她走得很慢,為的是和孩子做伴。我不同意她的做法,我們倆談過幾次,我說,如果你要和孩子呆在一起,你就留在家裡,不要去了。在這方面,我可不是你們中國人說的“妻管嚴”。我很堅持自己的意見。最後,她服從了我。現在爬山,她雖然和我一樣走在前面,但仍然頻繁地往後看。其實,我也在偷偷地回頭觀察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只不過儘量不讓他們發現而已。我這樣做,就是要孩子獨立、堅強,學會自己面對外面的世界。

這位父親的確是很有智慧的。在現實中,許多父親和母親往往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發生爭執,但最後總是以母親勝利告終,父親往往會“退居二線”,或者成為了母親的“幫手”。雖然我們建議父親在母親教育孩子時要配合,但並不是讓父親完全放棄了自己教育子女的優勢與責任。每個孩子需要母親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同樣也希望得到父親不同於母親的影響,具有獨特風格的相處機會。因此,我認為父親應該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不要淪為“第二位母親”。我的教育建議是:

發展良好的夫妻關係。夫妻間良好的關係才能創造適合孩子成長的家庭氛圍,在處理夫妻關係中的任何問題時都必須保證孩子的權益。要互相“補臺”,不要“拆臺”。夫妻間不要因意見分歧在孩子面前“頂牛”,也不要兩個人同時站在孩子對立面,一唱一和地“收拾”孩子,使孩子陷入無助的恐慌。

放下自己的威嚴。做孩子的朋友,可能是每個父母都有的願望。但做朋友不是一種姿態,而應該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威嚴,如自己也愛玩電子遊戲,非要在孩子面前裝著不玩,注意形象,其實如果能和孩子一起玩,可能對於孩子的影響是他一生都不會忘記的。

不輕視母親的教育。強調父親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因為父親的社會角色、男性特徵、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他與外部世界的聯絡等不同於母親的特點,並不意味著輕視母親的存在,也不是貶低母親教育的意義,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隨意詆譭母親對孩子的關愛之心。父親和母親間的和諧相處,互相配合仍是十分重要的。

不要嘮叨孩子的學習。在許多母親的教育模式下,有的時候父親也開始嘮叨孩子的學習,不由讓孩子反感起來。其實,母親一個人嘮叨已經讓孩子很心煩,父親如果再說一次,可能會增大孩子的壓力,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親是一本好書

2006年04月12日14:09 【字號 大 中 小】【留言】【論壇】【列印】【關閉】

有人曾經說過,父親就是一本書,孩子翻看著,慢慢地被他影響,這些影響甚至可以延續一生。

林語堂的次女林太乙對於父親的回憶也有這樣的感受。

雖然從未上過大學,但在父親的薰陶影響下,加上天資聰穎,林太乙中、英文修養俱佳,18歲時受聘到耶魯大學教中文,早期所著小說多以英文撰寫,並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她在《林家次女》一書中,描述了父親對她的教育影響。她寫道:

我是個平凡的學生。爸爸“偶然用十分或二十分鐘工夫來預備功課”,便可以考第二名,我可要每晚做許多鐘頭的功課才考到前五名。

爸爸認為我們除了學校之外,什麼都應該見識見識,因為整個社會就是大學堂。爸爸精力超人,什麼新的東西都要試一下。有一次,他帶我們去對著麥克風講話,製造一張片子。這叫做“灌音”,當時是很稀奇的。我們拿著片子回家在留聲機放出聽了又聽,覺得很好玩。在學校,先生要我們每星期作文一篇,我就寫“星期六爸爸帶我們去灌音”。先生不明白那是什麼意思,叫我過去問。在眾目睽睽下,我低頭不語,羞得不得了。解釋給先生聽嘛,怕她不相信,惹來同學的嘲笑。我當下決心,家裡的事以後不能讓學校裡的人知道。

爸爸愛旅行,偶然帶我們去杭州。他倜儻不羈,我行我素,火車的窗子開著,他拿一張報紙伸手出去讓風把報紙撕裂,要我們也這樣玩。媽媽很不贊成,但是拿他沒有辦法。我們只覺得好玩,學他的榜樣。

到了杭州,我們住進西冷飯店之後,便在湖邊散步,爸爸教我們看山、看雲、看水。青山疊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