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不龐大。
但在面對5艘戰列艦,以及其他等同於本方同型別戰艦兩倍數量的情況下,護航編隊指揮官,只感到一種無力,他看看後面跟著的五十多艘運輸艦,不得不下令讓他們逃亡,自己帶領護航艦隊與對方做戰,這是他可以想到的唯一辦法了。
對方已經用旗語要求己方投降,但他還是想憑藉戰艦本身的優勢,與對方一戰,就算整體戰艦數量少,但單艘戰艦的指數,他清楚,本方都要比對方高出一些,除了在速度方向,對方透過犧牲其他指標,比如裝甲厚度,火炮數量等與本方保持同一水平,其他指數都不如本方戰艦。
'正文 第三百八十五章 歷史的起點'
不得不說這隻護航艦隊的指揮官素質極高,就算在極端劣勢的兵力下,仍然做到了掩護運輸艦隊逃離戰場。雖然付出了大部分戰艦被擊沉擊傷的代價,這是沒有辦法的,對方有著戰艦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個體戰艦的實力真正打起來差距並不足以改變這種差距,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情形同樣不斷髮生,1686年5月,歐美聯軍終於無法忍受這種後勤上的壓力,主動放棄中東所有港口,停止了對這些港口進行的海上補給行動,嘗試與海宋帝國展開外交談判,以撤出這一地區為代價來實現停火。
在這種情況下,僅剩下的幾個港口城市,相繼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舉起白旗,海宋帝國最終佔據了整個中東地區。
這場戰爭,準備工作用了兩年,但戰爭結束,卻只用了8個月。高強度的戰爭,對後勤要求太高,海宋帝國憑藉戰場透明的優勢,只要能夠準確掐斷歐美聯軍的陸上和海上補給通道,就能在戰略上立於不敗之地。
陸上通道的掐斷,就算沒有偵察上的優勢,憑藉龐大的兵力,海宋陸軍也足夠做到截斷歐洲與中東地區的交通運輸。
關鍵還是在海上,海宋帝國的海軍,雖然在艦船的科技水平上仍然有差距,但已經能夠做到在艦隊的機動能力上趕上對方,同時擁有遠征能力,這和半個多世紀之前完全不同,那時候,北美穿越眾擁有的艦隊,單論速度和艦炮shè程,就可以在海面上輕易打敗任何一支海宋艦隊。
只要機動力不落於下風,海宋的海軍就有對敵人造成重大傷害的能力,這種情況下,只要憑藉戰場透明的優勢,就可以挑選合適的對手,集中數倍的兵力,圍住並且殲滅對方。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步兵的優勢,就是體現在機動力上,可追可逃。
歐美聯軍主動結束戰爭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世界。
“兩大帝國組織的爭奪殖民地戰爭,終於告一段落。我們將繼續關注雙方戰後條約的簽訂情況”
“邪惡聯盟受到了可恥的挫敗!”
“中東民眾第一次得到解放”
“地球上又一塊新的地方沐浴在陽光之下。”
“帝**隊戰無不勝!”
海宋帝國的各種宣傳出版物大肆渲染著新的勝利,帝國國民沸騰了,對外戰爭再次獲勝,而且是面對世界上最強大的一個聯盟組織,這一事實證明了帝國的強大,大大提高了國內各民族的向心力。但從一般意義上來講,佔領了新的土地,如果是想把它轉化成真正的領土,非得有勞動力和資金方面的投資,這就會佔用原本可以投入國內的資源,在一定時期內會降低原本國土的發展水平。
不過從長遠角度來看,新的領土會有新的資源和市場,長久看來是符合國民根本利益,最直接的就是,普通民眾將從新的國土上,在沒有貿易壁壘存在的情況下,獲得更便宜的商品,領土是越大越好,這是帝國民眾的普遍共識,更何況新開闢的領土大都是地廣人稀,可以提供大量新的發財機會。
具體到這次對新領土的開闢,可以想見給資本的投資開闢了新的場地,大批來自私人和國家的投資將湧入中東,換來的將是大量成本低廉的石油,從根本上解決神州對新能源的迫切需求。
第一階段作戰完畢後,雖然成果巨大,但為了保證佔領土地可以成功融合進入海宋帝國版圖,按照征服一塊,吸收一塊的原則,在佔據剩下的中東領土之後,海宋帝國就暫停了戰爭的程序。
畢竟軍火補給,人員休整,新佔領地區的鞏固,都需要大量時間。這場戰爭,海宋帝國的背後發起者,三百多名平均年齡在80歲左右的華夏穿越眾們,早已根據他們發動這場戰爭的特殊目的,決定了這是一場延續百年的戰爭。
不過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活到那個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