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死而復生四次。
如果沒有鎖陽神珠,即使他有天慧神珠,即使修為驚人,還是會被殺死。
得了這顆鎖陽神珠,是餘逢春莫大的運氣。
不過他運氣再好,碰上了自己還是沒命。
大光明咒之下,他的魂魄不離體也不行。
鎖陽神珠沒能擋得住大光明咒的超拔之力,直接送上了天,送入輪迴之中。
法空心裡美滋滋的。
他對這些頂尖寶物極眼饞。
每一件都有保命之能,如果攢聚在一起,想殺死都很難,便是殺死了也能復活。
不過寶物雖好,比起奇功,那又微不足道了。
他凝神思索餘逢春的奇功。
谷旻除了九鼎鎮元訣,還有一門奇功,是餘逢春真正長壽的根本——玉液固形訣。
這門奇功並沒有威力,不是武功,而是一門長生之法,增強魂魄及身體之法。
吸納太陰之華為玉液,凝固身形與魂魄,可與日月同輝,可與天地同壽。
這門奇功的關鍵是觀想明月,然後與天空的明月相感應,以月映月,方能汲取月華為玉液。
餘逢春能夠觀想明月以至與明月感應的地步,還是多虧了天慧神珠。
歷代以來,修煉此法之人皆無所成,便是因為思維不夠快。
沒能等後面思維跟上,前面已經散開,所以沒辦法真正將明月圖觀想得清晰與真實不虛。
法空打量一眼地下的餘逢春。
餘逢春忽然緩緩浮起,如被無形的大手托起來,然後隨著法空飛出小院,離開小村,徑直往上一直來到遠處一座山峰,與餘逢春練功之山峰距離十里。
他不想再來的時候還看到他。
挖一個坑,又伐木做了一幅棺材將他放入其中,棺材埋到土下之後又還豎起一塊牌子,上書“九元老人餘逢春之墓”。
法空站在墳前,合什一禮,算是徹底了結與餘逢春的恩怨與因果。
塵歸塵,土歸土,餘逢春徹底成為歷史。
他出現在餘逢春一直練功的山峰之巔。
站在山巔那塊巨大石頭上,法空頓時感覺到異樣。
站在這裡,確實與明月的感應一下變得輕鬆,一下變得親近,遙不可及的明月現在彷彿觸手可及。
他甚至試著伸手去抓,可惜並不能抓到明月,只是幻覺而已。
為何能有這般奇異感覺,法空知道是因為此地脈有異,乃太陰之地。
心眼觀照,俯看當下與周圍。
夜色茫茫,月華如水,月下的山峰格外靜謐。
仔細看去,這座山峰的草木確實格外的茂盛,比周圍其他山峰更加的茂盛。
可週圍的山峰距離山村甚遠,村民百姓們哪有這閒心思去管這些不同。
他們只覺得這山峰好,是風水好,知道這山峰的泉水格外甘甜,喝這山泉水身體也很好,所以村裡的百姓都喝這裡的水。
只有一些懶漢,才只喝河上游的水。
法空站在山巔,浮想聯翩。
如何才能辨別太陰之地?
心眼觀察地形地貌,看過之後,他又凝神於雙眼,雙眼隱約浮現金芒。
金睛觀察山的內部,尋找地脈,尋找太陰之地的根源所在。
這般內外兼觀,以便找到更多的太陰之地,看有沒有別的玄妙。
即使沒有別的玄妙,用來修煉玉液固形訣也是好的。
半晌過後,他觀察總結完畢,便放下了。
決定以後再推衍尋找,先練一練玉液固形訣。
如今的記憶之珠,吸納過後,技能也跟著轉化為自身的技能。
所以玉液固形訣他已然在身,且修煉經驗豐富,火候極深。
如今只需鞏固一下,徹底變成自己的。
念頭一起,腦海裡一輪明月皎皎而出。
透過細微調整,腦海虛空的明月,模樣與外面世界夜空中的明月一般無二。
一股莫名的感覺油然浮上心頭。
他心境一下變得寧靜詳和,自己宛如化為了明月。
映照寰宇,俯看世間,無悲無喜,無憂無慮。
沉浸於這種感覺,他輕輕吐納,吸一道月華入鼻。
月華繼續往下,入肺入臟腑,流遍周身,滋潤血肉,然後徐徐而出,停留在鼻前一寸的虛空處盤旋不去。
一道道月華被吸納,再被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