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了海門第一關。”
“對對,說這海潮到了這裡,被小孤山阻隔,催撼不動,只能回頭。所以在這望江亭的懸崖下面有一個旋渦。”
“胡爺爺,我怎麼看不見旋渦呢?”
“你小心點,別掉下去了。望江亭離江面至少有5丈,你怎麼看得見,就算是夏天水漲起來,從表面上也是看不出來的。”
“胡爺爺,你和我說這個有什麼用嗎?”
“呵呵,傳說中這旋渦下面有一條秘道,可以直接通向東海龍宮。”
“真的嗎?胡爺爺,我想去龍宮看看。”
“別傻了,傳說而已,沒有人去過。”
…………
風,陰惻惻地吹著,新興鎮劫後餘生的鄉民們抬著大小三十五口棺材,向獨孤劍莊的墓地緩緩行進。
曾中過進士,做過三品大員的胡老爹仰天長嘆、老淚縱橫:“天道何在?天道何在啊?!”
第五章:巢湖遇救!
滔滔大水,浩浩蕩蕩奔東而去。,徽州府巢湖界內的長江水面上隱隱約約有一紅一灰浮現。遠處一艘小漁船正在緩緩駛近。雖然江水勢大,好在已經近了入海口電子書,水勢不是很緊。漁船上,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正在焦急的催促:“老頭子啊,快點搖,肯定是上游遭水被衝下來的人。若是有救我們救起來也算是給咱們家夭折的孩子積點陰德。”
“老太婆啊,都浮起來,怕是沒救了。兒子去世都有二十年了,還提他幹嗎?哎,老了,為了交丁老爺家的漁稅還得出來打魚,作孽啊!”老頭嘆了一口氣,手上不由的加緊了搖櫓。
“就算沒救了,拉起來埋了,也比任由他們在江裡餵魚好啊。也算是積點陰德吧!”
江邊的一個小村莊,幾間破破落落的小茅房散亂的立著,茅屋旁邊凌亂得晾曬著幾張破漁網。幾個女人正在太陽底下補漁網,一箇中年婦人對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說:“蔡嬸,蔡老爹在江上救起來的那兩孩子還沒有醒過來嗎?”
老太太嘆了口氣,說:“哎!旺子他媽啊,誰說不是呢,都七天了。造孽啊。小女孩手腳都被水浸腫了,小男孩子就心口還有點熱氣,怕是被水衝了幾百裡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救活。希望菩薩保佑!”
旺子媽說:“蔡嬸,你和蔡老爹二十多年來日日唸佛,處處行善,菩薩一定會保佑的。”
另一個婦女插嘴說:“你看那兩孩子衣著光鮮,準是大戶人家子弟。你和老爹下輩子不用愁了。”
蔡嬸索性停下手中活計,說:“哎,那少年估計也就十五、六歲光景,昏迷中不停地叫‘孃親’,怕是家人也不在了。”
“蔡嬸,我看那小夥子身體壯實,就算家人不在了。留下來也不用你和老爹年過半百還要出船啊。指不定這是觀世音菩薩賜給你和老爹養老的呢。”
幾個婦人正聊著,突然蔡老爹從茅草屋裡探了個頭出來,喊著說:“老太婆,趕緊整碗生魚湯來,孩子醒了。”
老太婆趕緊站了起來,跌跌撞撞地就要奔廚房而去。旺子媽一把拽住她,說:“蔡嬸,你快去看觀世音菩薩賜給你和老爹的孩子吧,這點事情我去做就成了。”
“好好!”老太太一邊連連說好,一邊邁著細碎的步子衝進了茅草屋。其實少年並沒有醒轉,只是在床上不停地輾轉反側,嘴裡喊著“孃親”。不多大一會,旺子媽捧著一碗生魚湯進來。灌完生魚湯,少年這才慢慢安靜下來,慢慢地睜開了雙眼,打量著周圍的陌生人。
“孩子啊,是我從江水中間將你們兩個救起來的。你家在那裡?父母還在嗎?”蔡老爹問。
少年沉默了一會,收拾了一下思緒,眼前不由出現了小孤山上母親被殺,自己被三弟撞下懸崖的場景,忍不住兩眼湧出了淚花。
蔡老爹一看,忙安慰道:“孩子啊,不要難過。節哀順變,是天作孽,人力不可違啊。”
“我要報仇,我要報仇。”少年心裡吶喊著,雙手不由得攥緊了拳頭。
“孩子啊,我和你老爹膝下無兒,如果你父母不在了。不如就在這裡暫住下。等你妹妹醒了再圖他策。”
少年聞聲驚醒,心想:照我現在的武藝,很難報仇,最好是躲在一個仇人找不到的地方苦練劍法,藝成之後方可報滅門大仇啊。
念及此,少年翻身下床,納頭就拜,泣道:“在下白秋,今年十二歲,是江西彭彘縣人,因遭水災,雙親及家人俱皆溺亡,只餘我和表妹洪妮漂流至此……”
“孩子,你還未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