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你不就成了,來來,拿上劍。”獨孤求敗一邊說,一邊從兵器架上取了一把劍塞進獨孤求賜手中。“那!意識從這開始……”
“那是歸妹穴!”獨孤求賜隨口答道。
“到這……”
“那是無妄穴!”
“再到這……”
“那是同人穴!”
“然後到這……”
“那是大有穴!”
……
如此這樣一指一答,兩兄弟倒是不覺得什麼,卻把在一邊的清禪子道長驚得口瞪目呆。
指點約有一頓飯的工夫,獨孤求敗終於指點完了全部的三百六十種變化。好在獨孤求賜自幼記憶力就強於常人。當下心中默記了一邊,再復想一遍,估計全部記全了,這才問:“二哥,劍意變化我已經瞭然於胸,那麼劍路應該如何?”
“哈哈!”獨孤求敗大笑了起來,半晌才說:“三弟,我這路劍法根本就沒有劍招,只要你有劍在手,隨意比畫就行。”
獨孤求賜瞪大了眼睛,看著獨孤求敗,然後才吶吶地說:“二哥,怕是你這劍法不適合於我,你熟練我獨孤家劍法,又曾挑戰全天下用劍高手,對天下各種劍法瞭然於胸。當然是什麼劍招想用就用,於搏鬥間坐到料敵機先、隨心所欲了。我卻是連家傳劍法都不會的人。”
獨孤求敗想了想,覺得三弟講的也有道理。當下拍了拍獨孤求賜的肩膀說:“三弟不要灰心。其實呢,練我這套劍法只要把握住:以攻為守、料敵機先、出奇制勝;無招勝有招、敵強我更強;這劍法本不含招式、有招即無招、無招亦有招;學習這劍法的要旨在於‘悟’、不可拘泥不化、過分講究;通曉了劍意,則無所施而不可。三弟自幼便比我和大哥聰明,相信你一定會明白。”
獨孤求賜陷入了沉思,細細揣摩獨孤求敗的話。
……
清禪子道長見獨孤求賜在苦思,便笑著對獨孤求敗說:“恭喜小兄弟啊!教的認真,學的聰明,何愁你的劍法不能揚威江湖呢?不知道小兄弟想到了你這套劍法的名字了沒有?”
獨孤求敗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說:“暫時還沒有想到,姑且叫它獨孤一劍吧。”
“小兄弟,此言非也!你這劍法,日後必然會補充,而天下之數,沒有大過於九者,不如叫獨孤九劍吧!”
獨孤求敗想了想,覺得有理,便問:“道長,如此甚好!他日有空我必湊夠這九劍之數。不知該從何處補充?”
清禪子道長捋了捋白鬚,沉思了一會才說:“你這劍法以攻為守,大異於常,又講求料敵機先、出奇制勝、破解對手招式,你不若從‘破’字著手補充你的劍法。至於具體什麼的,還是需要小兄弟自己去想啊!呵呵!”
“那是那是!”獨孤求敗連連應聲。
“難得你我今日如此開心,不如喝一杯小酒,以示慶賀,如何?”清禪子道長笑道。
“正好!三弟!走,同去!”獨孤求敗正有此意,忙將獨孤求賜手中的劍接下。
但是獨孤求賜就象是木頭人一般,對獨孤求敗的話置若罔聞,兀自在那裡皺眉苦思。
“三弟,三弟!”獨孤求敗驚疑,用手推了推獨孤求賜,而獨孤求賜卻只是順著他的手勢搖了搖,嘴裡似是自言自語地說:“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
清禪子道長見狀,忙將獨孤求敗拉到一邊,說:“不要理他!且讓他想想!我們自去!”
獨孤求敗卻也是沒有反應,任由清禪子道長拖著出了演武廳,奔莊外而去,嘴裡也似中了魔障一般,輕聲誦著:“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
清禪子道長只好搖了搖頭,但是久未沾酒的他卻不肯放過獨孤求敗,硬是拉著他奔小鎮的九館而去……
……
第四十一章:大典前夕!
四十一、大典前夕。
眼見大典即將到來,本來獨孤家三兄弟應該忙得團團轉。但是江湖上的正義之人象是從世界上憑空蒸發了一般。整個劍莊中的江湖朋友只有少林寺的十九個僧人,其中還有十三個是小沙彌,另外就是清虛道觀的清禪子道長和他的七個弟子。所以獨孤家三兄弟也是欲忙不得。獨孤求賜天天在那裡苦思冥想獨孤九劍,而獨孤求敗還是一邊和清禪子道長切磋劍法,偶爾也會一起去喝喝酒,而獨孤求踹卻是整天和庫依在一起,當然偶爾也會教教守備軍的嶽將軍和衛將軍幾招劍法。
次日便是大典之日,獨孤家三兄弟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