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長沙沒幾天,就是過年。
新年期間,王宮舉行了甚大宴會,宴請楚國文武高官,歡聚一堂,不談國事,歡慶過年。
在江夏和南郡的黃忠、魏延等人無法參加,但他們的家人卻出席了此次盛會。
熱鬧的新年氣氛,持續到了元宵。
元宵節後,楚國的新春朝議大會照常召開,所有高層彙集,對國內各項事務進行匯總和報告。
三天後,在楚王宮中某偏殿,聚集了十餘人。
邢道榮身著黑色金邊的楚王袍,安坐正中,左右分別是龐統,蔣琬,張昭,徐庶,袁徽,劉巴,劉邕,虞翻等人。
楚國才智之士,盡數匯聚於此。
“大王!”
劉巴率先開口,拱手說道:
“據最新情報,魏國兵力,全數從草原撤回,但並沒有回到原先防地,而是進入了北江夏和南陽郡!”
“匯總下來,魏國主力軍隊分佈如下!”
頓了頓,劉巴接著說道:
“大將閻行率領十萬西涼軍,屯於南陽北部南鄉,夏侯淵、張郃部十萬人駐紮在南陽新野,夏侯惇、司馬懿部亦有十萬,佇於汝南和北江夏之間!”
“此三十萬大軍,全是騎兵,剛從草原征戰而回,包括二萬精銳級‘西涼鐵騎’和二萬‘疾行銳騎’!
“此外,張遼和曹仁也回到了襄陽,包括二萬‘幷州狼騎’在內,襄陽有五萬騎兵和二十萬精銳步兵駐守!”
“目前,魏軍進入北江夏和南陽郡的兵力,達到五十五萬之多,全是精兵!”
最後,劉巴總結道。
聽著劉巴的彙報,邢道榮面無表情,只是搭在扶手處的手指輕輕敲動。
彙報完畢,劉巴向邢道榮拱了拱手,停下不語。
“子初之言,諸位都聽到了,說說看法吧!”
看向安坐在左右的蔣琬,龐統,徐庶,張昭等人,邢道榮緩緩說道。
“大王!”
太尉、右將軍龐統起身,拱手說道:
“除了襄陽的張遼、曹仁所部,其餘魏軍距離我大楚邊境尚遠,加上直屬魏王的‘虎豹騎’未動,說明魏王還沒有打算開戰!”
“話雖如此!”
手撫頜下濃須,邢道榮說道:
“曹操狼子野心已露,遲早會出兵侵犯我大楚!”
頓了頓,邢道榮眼睛微眯,看向龐統和其餘人等,問道:
“士元,諸位,我等是否可以率先出兵,佔領先機?”
反正這一戰免不了,邢道榮也早就等著這一天了,以他的性格,可不願乾等,主動出擊才是他想要的。
曹操調兵五十五萬,自己在江夏和南郡的兵力也不差,還能怕了不成?
“不可!”
龐統搖頭,出言道:
“雖說曹魏南下之心昭然若揭,但到底還沒有真正成型,此為一也!”
“其二!”
龐統拱手說道:
“此一戰,無論勝負,都將牽動天下格局,齊國、蜀國還有燕國的態度,不可不查!”
“以臣之見……!”
龐統說道:
“當速派使者,前往齊蜀燕,遊說三國,最好能結為盟友,共誅曹魏,最起碼,也要它們兩不相幫!”
“若有一國偏向曹魏,我軍雖盛,卻也難敵!”
聞言,邢道榮緩緩點頭,表示認可。
的確,魏國整體實力,本就略勝楚國一籌,若再有幫手,不管是齊蜀燕哪一國,自己都不可能是對手。
當然,反過來也是一樣,不管哪一國幫自己,曹魏都打不過。
想必,很大成分上,曹操也是因為這個,才沒有決定立刻出兵楚國。
“士元所言,正合吾意!”
邢道榮點頭,看向眾人,問道:
“諸位還有何高見?”
“太尉之言正理也!”
徐庶起身,向邢道榮拱手說道:
“若能說動任何一國出兵曹魏,此戰我軍勝算都將大增,當務之急,除了必要的軍事準備,當以出使諸國為首要任務!”
接下來,眾人再三商議,最後定下結盟諸國基調,然後,又選出出使人選。
劉邕前往蜀國,虞翻去齊國,許靖至燕國。
各國建國十多年,又恰逢天地鉅變十餘年,眾人都無法確定其想法,這次出使,正好做個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