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2 / 4)

手榴彈爆炸聲,聲音傳遍數里之外,之前的槍聲被嚇的不輕的村民們,剛剛才穩定下了那股恐懼的心理之後,便再次傳來更加更加猛烈的槍聲、爆炸聲,村子裡面的孩童更是被嚇得躲在家裡嚎啕大哭,年輕些的小夥子們趁著夜色,幾人結伴壯膽,跑到了幾里之外的地方遠遠的看著這邊的戰鬥。

一顆顆的子彈猶如流水一般被潑了出去,但單發步槍就是單發步槍,即使他們的開槍速度在怎麼快,也不可能趕得上機槍的速度,最終在每人送出去了不到十發子彈之後,敵人便衝進了二十米左右的距離。

此時士兵們開始瘋狂的扔著手榴彈,將其狠狠的砸向敵人人群當中,一聲聲猶如炸雷一般的爆炸聲響徹整個戰場,如此亡命的敵人在感受到了對方的火力之後也不得不想起了退縮,不過為了事成之後的美妙生活,他們還是選擇一如既往的撲上去,殺了他們,殺了他們我就能坐第三把交椅。

這種想法傳遍了每一個進攻者得腦中,那些已經被美好的許諾所衝昏了頭腦的敵人,完全不顧傷亡,猶如蝗蟲一般鋪天蓋地的向劉玉泉等人撲來。

每人身上的三枚手榴彈已經被投擲一空,此時身上的作戰裝備也僅僅只剩下數十發子彈和人手一把的刺刀。刺刀是王林平日裡最喜歡的,也是那把被世界所禁用的三稜軍刺,這種軍刺身呈稜形,三面血槽的軍刺這些新兵們沒有見識過他的威力,從軍多年的劉玉泉卻見識過。

凡是被這把軍刺刺中的人,一旦軍刺被拔出體外,將會血流不止,直至失血過多而亡為止,當然,這是在戰場上沒有極好的醫護條件之下的結果,如果旁邊有專業的醫生,並且在被刺之後便立刻進行救治,倒也不是必死無疑,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被刺入體內的距離不能超過八厘米。只不過這種軍刺只能刺而不能砍,與大刀對陣起來也佔不了上風。

“上軍刺!”劉玉泉大聲怒喊著。

PS:此時戰鬥正進行到激烈之處,遊俠忽然躍出戰壕,對著臺下數十萬戰友高聲喊著:請各位戰友火力支援,火力支援,推薦,收藏,打賞,統統都要!

一名戰友坐在板凳上,樂呵呵的看著遊俠站在陣地前方高聲呼喊,嘴中喃喃道:喊什麼喊?正打算給你呢!等著,我這就火力支援你去。推薦,收藏,打賞,更新票統統都給你,這仗給我好好的打。

第一百三十九章:戰鬥到最後

“上軍刺!”

原海南軍各部的制式裝備不僅僅只有步槍那麼簡單,王林在海南發展了那麼多年,先期的二十萬海南軍普通步兵的標準制式裝備通常是由一把步槍,三顆手雷,一頂頭盔,一條武裝帶,一個作戰揹包和行軍揹包,另外便是一把三稜軍刺。

世間那麼多的刺刀,王林偏偏選中三稜軍刺除了個人比較喜歡之外還有四個原因,第一,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於進行下一動作。三稜刺是在刺進入人體後,血液隨血槽排出,肌肉收縮時無法貼緊刺刀面而不會吸住刺刀,這樣刺可以從容的從人體拔出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如果沒有血槽,因為血壓和肌肉劇烈收縮,刺會被裹在人體內,這樣的話拔出刺就會很困難,影響士兵的進一步的動作。相信任何士兵都不願意因為拔刺刀而浪費時間。

第二,三稜槍刺扎出的傷口,大體上是方形的窟窿,傷口各側無法相互擠壓達到一定止血和癒合作用,而且,這種傷口無法包紮止合(即不好做最初的應急處理)。

第三,刺入人體以後,透過血槽迅速將空氣引入。空氣在體內形成大量泡沫,阻塞住血管。只需刺入人體任何部位8cm左右就可使敵手即刻斃命,而且在消除負壓的體腔內將刺拔出,毫不費力。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王林當初可沒少在這方面下功夫,就是用後世的磷化處理表面慘白的光代替了烤藍。冶煉時出於金屬性質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完整的成品軍刺是無毒的),在戰場上表面的磷塗層磨損後暴露出含有砷的鋼體,即使只擦傷敵人的面板也很難癒合。

有了以上四個理由,再加上三稜軍刺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一戰聞名,更是被人流傳為軍刺被浸泡過毒素一說。

現在的王林才不會去管什麼敵人的死活,他只關注自己士兵的生命,在戰場上,日後刺刀的作用會隨著重火力的裝備而愈來愈小,王林要的不是什麼外觀優美,而是能夠一擊致命,可以說王林所裝備的這把三稜軍刺就是整個軍隊未來幾十年內永遠不會改變的唯一裝備。

自從海南軍改編為正南軍之後,由於庫存刺刀數量不足,到如今也沒能在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