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那些刺頭都搞定了,這些人根本不用擔心。
套用句最簡單的話,絕大多數人不是傻子,能夠讓生活變得更好,他們怎麼可能還會鬧事?除非腦子裡進水了。
況且,有長纓集團這麼大的公司在這裡保障著,只要進了長纓集團的體制,沒誰會擔心自己沒活幹除非懶。
塔什肯老漢聽到了技術人員的那一句“這已經是補償的上限了”,就明白過來,如果自己這邊徵地不同意的話,那麼管委會也就不會徵自己這塊地了,肯定是會轉向其他地方。
到時,自己繼續種棉花?
不行!呆會兒就去找管委會的工作人員,這地,同意徵購了!
ps:感謝書友chkh的月票支援!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推薦票!(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附加效應
類似塔什肯老漢這樣的情況,在長纓集團入駐塔市的這段時間裡,很多見。畢竟這裡是民族地區,管委會徵地不會強徵,對方同意,那就徵購,不同意,那就轉道,反正戈壁灘很大,無主的地都是官方的,雖然可能會造成開發區位置和規劃的變動,但比引起民族矛盾來說,這是小事。
不過在看到長纓集團建設的速度,以及打聽過徵地的款項落實情況後,絕大多數人都同意了徵購,有些人已經拿著錢到塔市裡買房子去了。
塔什肯老漢同樣也在塔市裡買了房子,還把大兒子帶在身邊收乾果去了。他已經打定主意,這個出國留學的大兒子並沒有學成什麼有用的東西,平時說的那些話聽著好像是為自己,為了族群好,但實際上只會讓自己的日子過的越來越壞。而且他還企圖從自己這裡拿走一大批徵購款,說要買什麼原料,塔什肯老漢雖然沒怎麼上學,但明顯感覺到大兒子居心不良,他在這事情上很果斷,收走了兒子的護照和身份證,然後打算把兒子培養成收乾果的商人至少讓他學會怎麼賺錢養活自己,三十多歲的人了,種地不會,掙錢不會,怎麼活?
長纓集團的工地建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觀看。
剛開始的時候,機械章魚是建設的主力。對於長纓集團在這裡搞建設,其實塔市的官方原本是希望他們能吸引足夠多的本地勞動力。林棟給出一個具體的計劃後,他們便不再說這件事情了。
塔市是民族地區,這裡人口比較密集,不過民族人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以往都是官方組織勞動力輸出,畢竟種地現在機械化越來越多,不需要太多的勞動力。
開發區的建設吸引了很多的勞動力,但還有更多的需要安置。
林棟一開始放出機械章魚,有條不紊的建設核能源建設需要的廠房等基礎設施,這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塔市的電視臺專門進行了採訪,在地方新聞欄目裡播出後,吸引了大批的人過來觀看機械人建設以前只是在電視電影裡看過,何曾在現實中看過?
每天有大批的人過來參觀,這個時候,長纓集團僱傭派單員便向參觀的人發放雙語傳單主要內容,是長纓集團建設需要的人員、工資、待遇標準以及條件。
其實如果在電視臺登廣告,也會一定的效果,但肯定是沒有這麼直觀的。看一看吧!這麼多的機器人隊伍,這麼大的工程建設,又需要這麼多人比呆在家裡閒著強多了。
除非那些非常懶散的人,真心不想幹活,好吃懶做,其他人,有哪些不希望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呢?
一時間,長纓集團的傳單成了搶手貨,甚至已經流出了塔市地區以外的範圍,這兩天,長纓集團招工處的人,往往會見到超過上千公里,其他地州的少數民族群眾來詢問招工的情況。
“沒有技術?我們培訓!”
“不會漢語?沒事,我們有少數民族翻譯,而且還在週末免費開辦雙語培訓班!”
“不懂怎麼幹?放心,我們有人帶著幹!包準一天內就學會。而且以後會長期招人,待遇會更好!”
到後來,塔市的書記都假裝到林棟這裡來報怨:“你們給招工的人待遇太好了,我們有些公務人員都想著要辭職到你們這裡來幹活了!”
林棟笑笑,沒接這話。長纓集團的待遇肯定是很好的。普通的搬磚工人的工資都差不多抵上一個副科級幹部的工資了。而且還有獎金和績效。
林棟的想法很簡單:神農集團的神農一二號已經初現成果,這些貧困地區一些種植神農一二號的農民已經脫貧,這個影響是非常深遠的。而現在自己既然到了這個地方,恐怕中央高層的試點目的,也有讓解決這邊一些困擾地方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