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去……
總的來說,升空正常,這一干技術人員對搖搖晃晃表示理解,特別是後來速度一加快,根本就感覺不出來搖晃,就看那如同離弦的箭一樣直接竄了出去,然後就沒影了,人的操作能有這麼快的速度,除了一兩個人擔心會不會失控外,其他人表示還好。
“這麼快的速度,有沒有可能過載?”有技術人員問出了這個問題。
過載一直是飛行員,特別是戰鬥機飛行員比較難受的一個問題。
一般飛行器水平勻速飛行的時候,飛行器所受到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相等,就是一個g,當飛行器進行變速飛行(加速、減速、轉彎、俯衝)等等的時候,飛行器受到的加速度就大於或小於重力加速度。過載等於重力的幾倍,一般就稱為幾個g,比如加速飛行時,其加速度超過重力八倍,就有八個g的過載。
當然,這是指機體的過載,飛行員的過載是另外一個概念。因為如果只是單一動作,那麼機體過載和飛行員過載一樣,但如果機體瞬時盤旋,飛行員隨著飛行器做圓周運動,另一方向又繞著飛行器的重心做圓周運動,受到的過載就是兩個相加。
以普通人類的體質,10g的過載不到10秒,人就會昏迷,即使是飛行員,在受到超過自身所能適應的過載時,也會出現黑視。如果沒有抗荷服,5…6個g都受不了,而目前9個g的過載,基本上已經是極限。
但是,上面說的是飛機。
實際上航天器的過載要比飛行的強的多所以航天員通常要帶航天服,這裡面很大的一個作用,就是抗荷。
抗荷服的原理,是當飛行過載產生時,氣泵向飛行抗荷服裡充氣,壓迫血管使其無法流動,限制血液大量流出或流入,降低“黑視”或“紅視”的反應從而保證飛行安全。這種充氣多是向四肢和腹部充氣。
飛機的過載充其量在十個g以下,但航天飛行,達到十幾個g都正常,不然達不到宇宙速度,是飛不上太空的。
而林棟所乘坐的東皇二號,其速度真要加起來,那過載會更大,別說十幾個g,上百g都有可能,不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月球那麼問題來了,林棟怎麼抗過去?
如果不能抗過去,難道要學著嫦娥一號,慢慢飛?
受不受得了啊?
第一千零七章 酷炫塗裝!
升到了五千米的高空,林棟便開始一項項熟悉操縱的技能來。
選這麼一個高度是有講究的,沒到平流層,不在航線附近,便避開了和其他飛行器撞機的可能,畢竟這東皇二號上沒有敵我識別器,如果真遇到華夏的戰鬥機巡航,說不清楚怎麼辦?
一路向東,林棟便開始了自己的空天飛行技術熟悉之旅。
控制大廳裡,秦向傑和徐曉峰以及一干技術人員面面相覷:這是怎麼回事?
原本大屏上分為三個螢幕,現在只餘下向前的一個,其他兩個黑掉了。操作人員去搗鼓了一下,過來報告:“不是這邊接收的問題,是那邊關掉了攝像頭。”
好麼,這才一上去,先把攝像頭關掉了,你是怕別人看你**怎麼著?在空天飛機上,就你一個人,能有什麼**?
不過看著大螢幕上那一個鏡頭,能看到就一路向東,林棟還特意把攝像頭的頭往下調了調,剛好可以斜向下看到大地,倒是一路風景不錯從飛行上,那隻能是透過舷窗來看,和現在這種角度,是完全不能比的!
河流,山川,丘陵,城市,大海……
咦?怎麼就到大海了?
前兩次飛行,東皇二號是直接飛起來後,高速升空,然後就脫離大氣層,壓根就沒看到地面上有多少東西,升空的速度極快。
現在倒好,學飛機在巡航嗎?
“林棟應該是在熟悉飛行技術。”徐曉峰急忙解釋,其他技術人員和飛行都沒關係,只管技術和資料分析,他只能負責解說:“畢竟和無人機不一樣,他要把飛機熟悉了之後,才能慢慢進行高速飛行……”
“嗯,這是應該的。”秦向傑理解。作為老一輩的科研人員,各方面都會了解一些,不過他也有疑惑:“以目前小林飛行的高度,呆會兒過到琉球半島那邊,會不會引起什麼衝突,畢竟這段時間,那一片空域比較緊張……”
這倒是實話。這一段時間,華夏的第一艘成戰鬥力的航母在領海巡航,無論是小日本還是急寶島那邊都是極為緊張,聽說小日本連老古董f4都升空了,準備攔截可能過去的華夏戰機,以前那幾個回合被打臉,這一回仍然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