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主要是在高科技領域,華夏等發展中的國家多在中低層次的製造技術領域。
而高技術高利潤的領域,需要長時間的壟斷才能形成,不然你的技術一出來沒多久,別人的技術就出來了,那哪還有可能形成壟斷,收穫利潤?
比較一下電視機、錄影機、dvd的壟斷時間就能看出,西方的高技術壟斷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難形成高利潤,因為華夏的追趕西方不得不放棄既有產品的壟斷並開發新的技術產品,而既有技術還沒形成規模,自然賺不到什麼錢,可能很快就被淘汰掉。
比如等離子電視,還沒賺錢,就已經淘汰,而像蘋果手機等,其效能並不比華夏的小米、oppo、中興、華為等先進,甚至大部分技術指標還要落後於這些手機,其現在還能賺到錢,全靠亞洲國家一些人的崇洋媚西,極度的不自信以及西方對黃種人的天然歧視形成的。
然而,隨著國力的增強,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蘋果的銷量逐步下降也顯示了這個問題。
西方自然不甘心,於是便開始利用反傾銷、反壟斷的名義來壓制華夏的技術發展。於是便有了光伏產業在國外遭遇的問題——這也恰恰表明,西方在技術方面,已經沒有辦法壓制華夏了,只能透過無賴的手段來達成目的——但是,這種情況,還能壓制多久?一旦西方的技術全面落後,就算再壓制,還能阻擋得了民眾對新技術產品的渴求?
ps:感謝書友求心問道的月票支援,感謝書友guosf85的讚賞,也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推薦票支援!(未完待續。)
第五百六十七章 超級光纖傳輸技術!
這創新科技大會可不是白開的!
光林棟看到的這些比較新穎,又佔據了相當市場份額的新產品,就已經足夠支撐起簡單的科技工業體系了。
而這只是滄海一粟。
說華夏透過幾十年的山寨,慢慢形成了自己獨立的工業體系,而且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有獨立工業體系的國家。
雖然很多技術,比如很多人詬病的cpu,還比不上其他國家,但畢竟已經有了不是嗎?
總不能說的華夏和世界對抗吧?
而現在,總有些人,有些國內的人就是這種心態,總愛拿自己國家的短處比別國的長處,非要所有的行業都要最牛才行,只要一個行業做不到第一,就會不能接受,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就如同那個笑話一樣: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華夏和外國,華夏人活的真累,既要和黑人比體育,又要和白人比科技,既要和德國比汽車,又要和美國比軟體比飛機比航母,還要和日本比電子比動漫,和韓國比美女,和泰國比按摩,和印度比民主,和北歐比福利……
繼續:和非洲比原始風情,和南美洲比森林,和紐西蘭比牛奶,和阿根廷比牛肉,和巴西比足球,和墨西哥比黑幫,和俄羅斯比核彈,和義大利比麵條……
騷年們,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別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啊!
說的不好聽些,這就是一個極度不自信、極度自卑的心態!病態!
他們會說,華夏連圓珠筆芯裡的圓珠都造不出來,會說華夏連數碼相機都造不出來……拜託哎!數碼相機技術水平高還是軍用光學偵察衛星上的鏡頭和感光晶片技術高?這玩意都能造出來,數碼相機造不出來?
只不過因為專利和技術壁壘,造出來沒利潤,沒有必要而已!
至於圓珠筆中的圓珠……現在都還有多少人用圓珠筆?不是造不出來,是造出來有用嗎?
……
看著展臺上琳琅滿目的東西,林棟其實真的很開心。
以前,作為一個文科生,其實他對於技術方面的東西懂的也不是太多,經常會聽同學或者身邊的朋友說,華夏的科技怎麼落後,怎麼不如別人,很多東西都造不出來……
當時林棟也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著急,但是,當他有了百科全書才清楚,有些東西,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樣。
一來,華夏已經有了完整且獨立的科技體系,有些技術比不上國際頂尖技術,但勝在全面,而且正在追趕。二來,華夏的媒體,特別是官方媒體的報道很少正面報道這些科技力量,很有種隱藏實力的感覺,韜光養晦習慣了,對於網上那些汙衊華夏科技的聲音,也就不加辯解,同時也誤導了網民的想法。
太保守了!
如同這一次科技大會上所展現的,所說的那樣,如果媒體再繼續保守下去,恐怕連思想陣地都儲存不住,還何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