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4 / 4)

位,曾經為此上了地方報紙的頭款頭條。有人撰文抨擊說:“中國驚現黑心資本家!普通工人辛苦一年地總收入。連條衣袖都買不起……”指責他們無恥地不擇手段把社會財富據為已有。甚至有人上綱上線。稱他們堂而皇之站到了人民地對立面。

有領導透過不同渠道,向他們婉轉表示:這價錢不適合中國國情。

大山頂住了輿論壓力。“DJ NO。1是我們投入很多人力、物力,精心打造的國際品牌,它地消費物件,面對的就是少數群體。喜歡並且承受得起這個價位的,可以買,否則可以不買,這中間不存在強買強賣的道理,我們的價位很合理。”

事實上,改革開放這些年,中國的確新興了一批先富起來的人,而董潔今年時裝釋出會的新款,實在有吸引力,面料加做工加款式,讓其中一些人心甘情願掏腰包。國人好面子,擁有這樣一套服裝,等於告訴別人,服裝的主人是有身份有地位有錢的人,外界的評論,某種程度上,反而刺激了銷售額。

和絲巾時裝一道升溫的,還有大山他們學校的氣氛。

學生們的熱情絲毫沒有受到低溫的影響,反而有愈來愈高漲的趨勢,而令董潔不安的是:大山亦是其中比較活躍的一員。

除了她,沒有人知道來年的流血衝突——董潔的不安與焦慮便來源於此。

說起來,八十年代幾乎是全民進行知識重構的時候,突然允許和海外的親戚聯絡了,有翻譯了,進來了這個理論,那個理論,這個那個知識。這也造成很多人變化非常快。這算是這個年代的一個特點吧。

北大書店經常有趕印出來的中國和外國書,印的質量都很差,但都是經典,一來書同學之間就互相通報,馬上全賣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