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都想,要是可以在老家開個服裝廠該有多好?我們老家那邊,生活更清苦,如果鄉親們也能有上班掙錢的機會就好了。可是,瀋陽離我們家鄉太遠了,而且,我們那邊是山裡,人少,交通非常的不發達,根本不適合建廠。這兩年,一年更比一年忙,我竟是連回去看看的時間也抽不出來。”
他垂下眼,一時只覺得鼻頭髮酸,他想念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了。好心的鄰居大叔,身體還硬朗嗎?熱心的老村長,笑起來的聲音,還是那麼結實哄亮嗎?還有,奶奶墳前的青草,一定長得又多又高了吧?縫年過節沒有人灑水祭掃,她在天有靈,有沒有望眼欲穿?她老人家放心不下的孫子孫女,已經在千里之外的異地安了家,每天都有吃不完的好東西和各種各樣的衣服穿,他們清貧日子時的憧憬已經實現,這些,他多想插上雙翅,可以在瞬間飛回家鄉,恭恭敬敬給奶奶磕幾個頭,仔細把這一切一點點述說給老人聽啊!
“大山?”
“沒事,”大山擦擦眼角不知不覺滲出的溼潤,深深吸了口氣,“秀秀姐,常大哥,我理解你們的選擇,也很佩服你們的選擇,真的。哎,水涼了,我給你們添點熱水。”
他借倒水的工夫,極力讓自己的心情平緩一些。
“秀秀姐,你們建廠,招工不難,守家在地的吃住在家,工餘時間還能種種地,想進廠的人肯定很多。可是,光有工人,也撐不起一個廠子啊。誰來給你們設計衣服?銷路呢?這些你們都考慮過了?”
兩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是啊,這是個大問題。鎮領導只說,要想辦法託關係從國營廠裡要點活搞加工,國營工廠的那些衣服款式,跟他們金土地可沒得比,金土地的價格一直壓他們一頭,如果……
第五十五章 東方元素服裝公司正式成立
解放後,新成立的中國政府把私企劃到剝削者的行列,許多解放前的廠曠企業,要麼收規國有,要麼就地解散。文革時,曾經的私人企業主,更被定位成資本家,而受到又紅又專的貧下中農子弟的大力批判,全國上下一致聲討。
凡存在的,必有合理之處。董潔一向認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所謂均富的大同社會,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荒唐到可笑。
她沒有經歷過那十年,沒有切膚之痛,從內心深處來說,她反而有些微感謝,如果不是黑白顛倒的年代,似大山這樣的孩子,根本不會有出生的機會。
改革開放後,新興的私人企業正在悄悄興起,明面上雖然大家都不承認,實際上,大批人正在打法律的擦邊球。似他們這般,手底下已經僱傭了相當一部分工人自己做老闆的人,不在少數,或者是上面有人罩著,或者全家出動,把人頭分攤一下,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有時候,就這麼回事。
陳秀秀和常亮的離開,不但沒有影響服裝廠的生產,反而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產出率。
這個時候,鄉鎮的服裝廠,大多走接單搞加工的路線。尤其像陳秀秀他們家鄉這種新建的廠子,資金吃緊,沒有能力大批次進面料,也不具備自主設計款式的技術,市場一個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產品大量積壓,那可是關乎生死存亡要命的大問題。
剛剛走馬上任的常廠長大人,立刻為自己的廠子拉訂單了。經過商量,大山向他們服裝廠下牛仔褲訂單。一切事宜基本都在這邊搞定,包括裁剪,他們只管縫紉加工。為此,張牧特地去新建的服裝廠蹲了半個月的點,指點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把質量捋出一個大概輪廓。
廠子四面圍牆上用大大的紅漆寫著“質量就是生命”,一部分工人在金土地服裝廠做過,已經習慣於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在他們帶動下,這個新建的鄉鎮企業很快走上正軌。
董潔更提出了一個比較人性化的方法,每隔一段時間,根據自願原則,兩個服裝廠可以彼此交換一部分工人。金土地這邊,掛念家裡的,可以回家鄉幹一陣子。而鄉鎮服裝廠那邊換過來的,也可以進金土地進行培訓,順便賺更多一點錢。
常亮開玩笑的說:“我們這個廠啊,簡直成了金土地的一個分廠了,而且還是不用金土地出一分錢,自已做好準備送上門的分廠。”
解決了產量跟不上的問題,大山最高興,“你幫我們緩解了產量不足的壓力,我們給你們保證了賺錢的機會,呵呵,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互惠互利。”
“現在服裝流行變化太快,我們鄉下人,可沒有跟著流行走的眼光,也沒人會搞設計,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吧。跟著你們走,最起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