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2 / 4)

小說:三生念 作者:悟來悟去

為優美。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降旨,命阜成門內廣濟寺的住持僧,著名的律宗大師, 與自己相交多年的震寰和尚為潭柘寺的欽命住持。當年秋天,康熙皇帝駕臨潭柘寺進香禮佛,並且留住了數日,賞賜給潭柘寺御書金剛經10卷、藥師經10卷、沉 香山1座、壽山石觀音1尊、壽山石羅漢18尊。

康熙三十一年,康熙皇帝親撥庫銀1萬兩,整修潭柘寺。在震寰和尚的親自主持下,從康熙三十一年秋到三十三年夏,歷時近兩年,整修了殿堂共計300餘間,使這座古剎又換新顏。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二遊潭柘寺,親賜寺名為“敕建岫雲禪寺”,並親筆題寫了寺額,從此潭柘寺就成為了北京地區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為牌樓親題匾額,並賜給潭柘寺桂花12桶和龍鬚竹8槓,這就是我們現今在寺中所見到的“金鑲玉”和“玉鑲金”竹。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命著名的律宗高僧止安律師為潭柘寺的欽命住持,並賜給潭柘寺鍍金劍光吻帶四條,安裝在大雄寶殿的殿頂上,現今這四條金光閃閃的吻帶依然完好如初。

2 震寰律師

震寰律師是清代潭柘寺欽命重開山第一代住持。震寰律師字震寰、名照福,孟姓,大興縣 人,生於明萬曆七年(1634)。初依延禧寺名馳剃染,受具戒於廣濟寺萬鐘律師,精進潛修,足不逾閫者十有五年,究求律學,躋輩欽止爭師事之。萬鍾寂後, 寺眾同詞請師繼席。譽望日高,徒學益眾。

康熙二十五年春,奉康熙皇帝之命住持潭柘岫雲寺,自是法侶景從,雲合霧集,檀越輔輳,不可億算。主持建立毘盧閣、 三聖殿、齋堂、重修大雄殿、圓通殿、藥師殿、迦藍殿、祖師殿、鐘鼓樓、山門牌樓等工程。光大法門,弘揚律儀門風,潭柘一時輪奐,崖壑交輝,為西山諸剎之 冠。師深受康熙帝契重,曾三次臨幸潭柘。並作詩讚震寰:“法像儼然參涅盤,皆因大夢住山間,若非明鏡當臺語,笑指真圓並戒壇。”師逝於康熙三十八年 (1699),壽六十六,法臘三十二。

3 止安超越律師

清代欽命潭柘寺第二代止安超越律師,名超越,大興縣人,王姓。康熙十四年(1675) 於戒臺寺道光和尚座下圓具,二十五年(1676)任潭柘寺監院。動靜尊嚴,德性堅定,日有恆課,不牽外緣,入夜焚香趺坐淨修,自攝其心,康熙三十三年 (1694)大殿毀於火,賜帑重修,將建時有一柱初欲置左,眾欲右之,抬不能升。師祝之曰:我右汝也。不數人抬之以去。住持震寰見其誠感木石,知有自來。 康熙帝遊幸時奏對從容,帝稱其品度比之仙露明珠,為之嘉賞。

康熙三十八年(1699)震寰示寂,奉旨繼主法席。明年與諸山長老赴暢春園,將覲見顏,適虎圈 有虎怒,吼威獰獰,眾莫敢近。師突前曰:汝由性暴故墜虎身,今猶不改,性必終迷。汝伏,吾為汝說三皈,可得解脫耳。虎遂馴服,說畢帖然曳尾而去。生平奇蹟 此類甚多,恐涉怪誕,令門徒不以語人。師總攝寺務不辭辛苦,監造東西廂房,兩角門,建震寰和尚塔。康熙四十一年夏(1702)疾逝,壽六十一,臘二十七。

4 妙嚴公主

元代元 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公主為了替其父贖罪,而到潭柘寺出家。後終老於寺中,她每日裡在觀音殿內跪拜誦經,“禮懺觀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內的一塊鋪地方 磚磨出了兩個深深的腳窩。現今妙嚴公主“拜磚”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觀音殿內,是潭柘極為珍貴的一件歷史文物。後妙嚴大師終老於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

——————以上節選自百度百科【潭拓寺】

在網頁上偶然看到一個故事,喜歡,貼上來分享之:

^愛情是一種宿命^

石頭問:“我究竟該找個我愛的人做我的妻子呢?還是該找個愛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了笑:“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你自己的心底。這些年來,能讓你愛得死去活來,能讓你感覺得到生活充實,能讓你挺起胸不斷往前走的,是你愛的人呢?還是愛你的人呢?”

石頭也笑了:“可是朋友們都勸我找個愛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

佛說:“真要是那樣的話,你的一生就將從此註定碌碌無為!你是習慣在追逐愛情的過程中不斷去完善自己的。你不再去追逐一個自己愛的人,你自我完善的腳步也就停滯下來了。”

石頭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