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援。此時河北岸的秋收也進入尾聲了,各縣的秋糧先匯到縣城,再打包,把應上繳國庫的份額給運到京郊敖倉裡去。
再讓鬱陶這麼搞下去,對阮梅方的補給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常恢反應算快的,一面增援,一面跟阮梅彙報去。同時,下令加快各地進繳秋糧的速度。這樣的處理不能說是愚蠢了,只可惜有心算無心,還是著了道兒。
常恢心裡,不是沒想過為什麼只攻些小城搶糧,而不是直接到京城這裡來幹筆大的。只是與大多數人一樣,他也很相信京城的城防。到了京城才知道,以前看過的城那都不能算作城,京城這樣堅固的城牆,又有這麼多兵警惕,腦筋正常的人,都不會在沒有成全準備的時候來進攻。
南朝的情況他也不是不知道,人少,又失了京城的補給,皇帝還死了,正亂著。哪有心思在這時候攻打京城呢?不但他是這麼想的,連阮梅、陸橋都是這麼想的。不然阮梅也不至於這麼放心在地外面玩耍了。
要的就是你想不到!
常恢這一道加速繳糧的命令,恰幫了山璞的大忙。顏肅之在顏家塢裡感嘆:“老將出馬,不同凡響。”的時候,山璞已經帶隊開始收了。他們運的糧,也是真糧。
此地鄰近顏家堡,與顏家堡素有來往,當地士紳與顏家多有聯絡,十分配合。舊縣令已殉國,新來的縣令卻是阮梅任命的,富戶們吃了這新令的苦,心中是十分不滿的。顏肅之使人去聯絡,也不要他們做什麼裡應外合的勾當,只要他們答應新縣令的條件,應承下部分繳糧的任務即可。
送糧的人,自然是山璞這裡安排的了。富戶們十分不放心,唯恐顏肅之一回失了手,他們要倒黴。顏肅之便許他們來投。富戶這才歡喜答應,將一應手續辦齊。阮梅這裡的制度,有許多是隨心所欲地改了,總體卻是沒辦法大改的,誰也不能憑空就這麼造出一套制度來,是以框架還是前朝的框架。運糧得地方官發出文憑,沿途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