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1 / 4)

小說:詩酒趁年華 作者:絕對601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不只是因為迷信的說法,還有一點激勵後人上進的意思。也不限制宗室們做官,只要他們有本事上前。

楚氏等人的地位,包括姜氏、六郎的定位,都得顏肅之來辦。顏神佑得識這個趣,但是,如果不讓她很滿意,她保留動手的權利。至於命婦的分級,倒也依樣畫葫蘆,先依前朝。皇姑為大長公主,皇姐妹為長公主,皇女為公主。親王女是郡主,郡王女為縣主……

外姓臣子,有攻城掠之功的,是一種;沒有開疆拓土之能的,是另一種。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每一等註明了封賜的標準。

此外又有外戚之封,功臣之家另說,非封臣之家,爵不過侯,食封不過五百。

嗯,只有五百。因為現在大家手頭都比較緊,就算是親王,暫時也只有五千戶而已。可保證的是,舊族而無功的,就算給個同情分,按這個標準,也翻不也風浪來了。

對於舊族的優待,幾乎沒有了,代之以對功臣、現任職官員的待遇。

而官職上面,顏神佑一口氣設了七個宰相,其實排名第一的就是首相。與三師、三保、御史、太尉、大將軍等都是正一品。六部尚書從一品,而司空、司徒、司馬等職皆廢。九卿降而為正二品,六部侍郎為從二品……

文武不相統屬,武職單列。設立獨立的軍事法庭,不歸文臣管轄。文由宰相,武由大將軍。大將軍只能由皇帝任命,顏神佑甚至單列出了一個“天子親軍”,隊伍的總頭子就是皇帝,誰都甭想插手。

地方上,除開地方官之外,又有轉運使等,也是將地方主官的職事一分為三。誰鬧過割據誰知道,地方的軍政、民政、財政要是都集中到一個人手上,那不割據也是割據了。必須得分。

同時,縮減了蔭職的權利。她認為暫時應該是舉薦、蔭進、科舉並行的,即使是科舉,也不能保證考上的都是正經人不是?一刀切還容易引起反彈。

顏肅之看完了,一摸下巴:“蔣老廷尉怎麼辦?”

顏神佑道:“還老讓人家當廷尉啊?”出於對顏肅之的尊重,她沒有列具體的某人任某職。

顏肅之想了一想,反手一撈,摸到了筆,把蔣廷尉的名字寫到了丞相的後面。六郎眼尖,發現蔣廷尉的名字前面還有一大塊的空白,悄悄看了看顏肅之。

顏肅之問道:“怎麼沒有尚書令呢?”

顏神佑道:“已經有七個宰相了,還要尚書令做甚?若要議政,大伯是親王,也儘夠了。”

顏肅之搖了搖頭,又添了一個尚書令,寫在宰相的下面,然後看了一眼顏神佑,寫上“丫頭”兩個字。顏神佑滿頭黑線:“別鬧!”

顏肅之一瞪眼:“我怎麼鬧啦?你以為七個宰相就能拿定主意啦?就算現在一心,以後,嘿嘿。不趁著現在把你安排進去,以後你想都別想啦,真想在家裡帶孩子吶?”說完,一摸六郎的腦袋,“是吧?”

六郎想了一想,認真地道:“自家人總比外姓人好說話,沒顧忌。”

顏神佑還是心疼閨女居多,六郎想的就更多一點了。歷來之賢臣,有時候也是十分煩人的,很多時候,他們會用各種禮法將皇帝捆得死死的,力氣小點兒能被憋屈死。是得需要有這麼個有一爭之力的人,佔據著這樣的一個地方,幫皇帝、往大了說是皇室,掙點生存空間的。

顏神佑一呶嘴:“那阿姊和五娘怎麼辦?”

顏肅之道:“各憑本事了。大娘還好,五娘嫁得不對味兒,得叫她放明白些才好。”

顏神佑道:“她已經察覺了。”

顏肅之再細一看,笑了:“這下好了,憑空又多出不少官職來,倒能安排不少人了。開始嫌人少,後來人多了,又怕安置不了,現在都齊活了。”

顏神佑道:“昂州交給誰?人放心了,我這些手下還能坐得住麼?”

顏肅之道:“那就調姜家小五回來。不對,你那些人,你不帶著開府嗎?”

顏神佑道:“我怕我一走,就前功盡棄了。”

顏肅之卻說:“有大娘在呢。”別人家是兒子不夠侄子湊,再不夠就女婿湊。他們家是男孩不夠女孩兒湊,也虧得他能想得出來了。

顏神佑這才不說話了。

六郎看了看,問道:“張益州如今做了太府,解昂放到哪裡才好?留在益州怕會生事。”

顏神佑笑道:“給他一郡,讓他做主官去。”

顏肅之道:“很是。山小子不日往荊州去,可趁機往濟陽那裡取一地,發給解昂。我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