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的是,也就一兩天的功夫,幾個孩子感情都好到這個地步。
因為林大娘的病,林家最近都很少出來。今天見到林氏帶著兩個孩子,不免有些奇怪,於是問出了聲:“嫂子今兒是要帶孩子們去鎮上看花燈?”
見文氏這樣問,林氏知道她是因為自己老太太的緣故問起的,於是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喜氣洋洋的道:“我們家老太太這幾天身體好多了。這不,知道我們過年都沒怎麼出去,所以今天硬是讓我把兩個孩子帶去看燈會,晚上也讓我們住在鎮上的親戚家不用回來。老太太說家裡有孩子爹照顧,讓我們放心的玩”
文清岸文氏一聽林家大娘身子好轉,也連忙給林氏道喜。眾人又相互說了好些話,才看見從南邊慢悠悠的來了一輛牛車,好一會兒才聽到眾人面前。
這個牛車是專門栽村裡人去鎮上的,趕牛車的陳老漢,在農閒的時候,就靠著這牛車賺一些外快。
眾人各自給了老漢幾文錢,就都上了車。板車不大,上面最多的還是孩子和婦人,像文清岸這些個男人們,則跟在牛車旁邊步行,偶爾累了倒是能上車歇一歇。
走了大概一個多小時,一群人才堪堪來到鎮子。眾人與陳老漢約定好回去的時間,大家就都各子散了開。
由於要去親戚家,所以林氏他們到沒和文家人走一起,只是在臨分開的時候,兩家人約定好見面的時間、地點,以便晚上大家可以一起逛燈會。
因為今晚一家決定住在鎮上,所以分別後他們就急忙去找客棧。主要是怕燈會的原因,人太多訂不到客房。
即使像他們這樣,一來到鎮上就跑去找客棧,全家人還是連續跑了三四家,最後才在離主幹道幾條街的地方,在一家小客棧裡得了一間中等房。
客房的問題解決後,天也逐漸黑了下來。
文爹文娘怕林氏他們已經到了,一辦完房間的事情,就帶著哥倆來到了橋邊。
當黑夜籠罩下來的時候,街道上的人也開始多了起來。在他們等林氏幾人的時候,就有好些人,也來到橋邊,估計是打算等會兒走百病的,放河燈的。
等待期間,文安昊見有人從小攤上買河燈,就拉著文爹的袖子指指小販,也央求道:“爹,咱們也買幾盞吧,等會祈福用”
沒等文爹說話,文氏就從錢袋裡掏出幾枚銅錢遞給文安昊說道“行,咱們也不能白來一次什麼都不幹。喏,這是錢,再多給你林嬸子他們各買一盞”
文安澤、文安昊得了錢,笑著跑到一邊的攤子上,挑起燈籠來。沒過一會兒,兩人就提了七盞小河燈,興匆匆的跑回來。
文安澤將燈分發好,雖然也給文安安買了,但是燈確一直在文氏手裡。估計是怕她太小不懂事,不小心燒到自己,所以不放心將燈交給她,這個舉動讓文安安怨念了很久。
分發完燈後,文安澤又拿起從小販那裡借來的炭筆,將願望寫在燈上,寫完後又把筆遞給爹孃。
因為放燈要等到鎮上燈會的鑼鼓敲響後,才能開始。所以現在眾人只是提著燈籠,聚集在河岸邊,或笑或鬧,讓原本靜謐的河堤,逐漸熱鬧起來。
在燈會快開始的時候,林氏才帶著林家兄弟來到了河邊。文氏見林氏來了,立馬將為她們買的燈遞過去,並催出道:“嫂子,子項、子期,快來,燈會馬上就開始了,趕快把願望寫在燈上面,一會兒好祈福”
林氏看著文清岸遞過來的燈籠,不好意思的道“本就是我們來晚了,怎麼能還讓你們破費呢,多少錢,我給你們”說著就要從兜裡拿錢出來。
因為現在大多數人都寫完了,文清岸從小販手上倒是一下就借來了炭筆,見林氏要給錢,立馬將炭筆塞到林氏手裡,笑著說:“嫂子還和我們客氣什麼勁啊,就幾個銅板的事,不值當的”
林氏望望天色,知道在這樣客氣下去就要錯過時辰了,也只好先將錢袋收了起來,一邊拿過炭筆一邊笑著說:“行,就聽你們的,這錢就不給了。不過,等會我給孩子們買些湯圓吃,你們可不能不讓”
文氏聽了林氏的話,一拍巴掌,得意道:“那我先替安澤他們哥倆謝謝嫂子了。得,這一來一回啊,還不是我們家賺了,今兒這燈籠買的還真算值”
林氏聽文氏這樣說,伸手打了她一下,笑罵著:“都當孃的人,還這麼不正經,也不怕孩子們笑話你”
文安昊聽見林氏這樣說,昂起頭朝著林氏大聲道:“我才不會笑話我娘呢,是吧哥”然後轉頭問文安澤,見哥哥也點頭,更加得瑟起來。
林氏看